•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生产:半导体设备(测试机、分选机)。服务:半导体设备、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让;批发、零售:半导体设备,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从事进出口业务,设备租赁,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5-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测试机 12.50亿 57.68% 4.564亿 46.73% 7.934亿 66.66% 63.48%
分选机 7.092亿 32.73% 4.179亿 42.78% 2.914亿 24.48% 41.08%
其他 2.078亿 9.59% 1.024亿 10.49% 1.054亿 8.86% 50.72%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8.73亿 86.43% 8.405亿 86.06% 10.32亿 86.74% 55.12%
境外 3.502亿 16.16% 1.920亿 19.66% 1.583亿 13.30% 45.19%
分部间抵销 -5625万 -2.60% -5583万 -5.72% -42.10万 -0.04% --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集成电路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36.42亿 100.00% 16.44亿 100.00% 19.97亿 100.00% 54.85%
按产品分类 测试机 20.63亿 56.64% 6.887亿 41.89% 13.74亿 68.78% 66.61%
分选机 11.90亿 32.69% 7.577亿 46.09% 4.327亿 21.66% 36.35%
其他 3.885亿 10.67% 1.977亿 12.02% 1.908亿 9.55% 49.12%
按地区分类 中国境内 32.08亿 88.09% 13.99亿 85.10% 18.09亿 90.56% 56.39%
中国境外 4.335亿 11.91% 2.449亿 14.90% 1.886亿 9.44% 43.50%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测试机 9.306亿 60.90% 3.280亿 47.64% 6.026亿 71.76% 64.76%
分选机 4.717亿 30.87% 2.935亿 42.64% 1.782亿 21.22% 37.77%
其他 1.258亿 8.23% 6689万 9.72% 5894万 7.02% 46.84%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3.29亿 86.94% 5.906亿 85.80% 7.379亿 87.88% 55.54%
境外 2.430亿 15.90% 1.395亿 20.26% 1.035亿 12.33% 42.61%
分部间抵销 -4344万 -2.84% -4170万 -6.06% -174.2万 -0.21% --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集成电路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17.75亿 100.00% 7.622亿 100.00% 10.13亿 100.00% 57.06%
按产品分类 分选机 8.197亿 46.18% 4.810亿 63.11% 3.387亿 33.44% 41.32%
测试机 6.760亿 38.08% 2.017亿 26.46% 4.743亿 46.83% 70.17%
其他 2.794亿 15.74% 7950万 10.43% 1.999亿 19.73% 71.54%
按地区分类 中国境内 14.50亿 81.70% 5.935亿 77.87% 8.567亿 84.58% 59.08%
中国境外 3.248亿 18.30% 1.687亿 22.13% 1.562亿 15.42% 48.07%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分选机 4.334亿 56.86% 2.425亿 71.33% 1.909亿 45.21% 44.05%
测试机 2.513亿 32.97% 7513万 22.10% 1.762亿 41.72% 70.10%
其他 7759万 10.18% 2236万 6.58% 5523万 13.08% 71.18%
按地区分类 境内 6.189亿 81.19% 2.716亿 79.88% 3.473亿 82.24% 56.12%
境外 1.525亿 20.01% 7757万 22.82% 7495万 17.75% 49.14%
分部间抵销 -911.3万 -1.20% -916.5万 -2.70% 5.136万 0.01% --
 
经营评述

(一)公司业务的基本情况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致力于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技术水平、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业升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领域,掌握了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相关核心技术,目前已拥有海内外专利超1150项,先后被认定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产品获得了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士兰微、华润微电子、日月光等多个一流集成电路企业的使用和认可,以自主研发的产品实现了测试机、分选机的部分进口替代。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将现有产品领域做专、做强,保持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了覆盖Soc、逻辑等多种高端应用场景的数字测试设备、三温探针台、三温分选机等产品,不断拓宽产品线,并积极开拓中高端市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宗旨,继续围绕探针台、数字测试机等相关设备进行重点研发,以突破国外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垄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和发展公司现有业务的同时,为完善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公司于2019年完成了对STI的收购。通过收购STI,公司在技术研发、客户和销售渠道等方面与STI形成了优势互补和良性协同。在技术研发方面,STI的2D/3D高精度光学检测技术(AOI)居行业前列,通过公司与STI在研发方面的深度合作,STI可为公司探针台等产品在光学领域技术难题的突破提供有力支持;在客户方面,STI与德州仪器、安靠、三星、日月光、美光、力成等多家国际IDM和封测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进入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的供应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销售渠道方面,STI在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拥有3家子公司,并在中国大陆和泰国亦拥有专门的服务团队,能够随时为当地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销售、产品维护及客户响应服务,可与公司销售布局产生协同,助力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收购长奕科技(马来西亚Exis)。EXIS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分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主要为转塔式分选机,EXIS在转塔式分选机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优质资产及业务进入上市公司,帮助上市公司丰富产品类型,实现重力式分选机、平移式分选机、转塔式分选机的产品全覆盖,通过上市公司与EXIS在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二)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晶圆制造企业、芯片设计企业等提供测试设备,目前公司主要销售产品为测试机、分选机、自动化设备及AOI光学检测设备等。公司生产的测试机包括大功率测试机、模拟测试机、数字测试机等;分选机包括重力式分选机、平移式分选机、测编一体机;自动化设备包括指纹模组、摄像头模组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设备;AOI光学检测设备包括晶圆光学外观检测设备、电路封装光学外观检测设备等。【注:以上展示内容为公司部分产品,鉴于保密性要求,其余高端产品信息暂不在此处详细介绍。】(三)公司主要业务模式1、采购模式为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公司采购部会同质量部、财务部共同对供应商进行遴选,主要考虑供应商的经营规模、产能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因素,并经样品试用或非标准部件定制加工验证通过后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持续更新。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机械零件、集成电路、视觉系统、电机、线性电源、导轨、气缸、继电器、传感器、计算机、PCB板等。对于主要原材料,公司采取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合同,实际采购时再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的方式进行采购。公司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并结合现有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作业并形成到货计划,质量部和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计划进行采购物资的清点、验收和入库工作。2、生产模式公司在以销定产的基础上,实行订单式生产和库存式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订单式生产指根据已有的客户订单进行的生产,库存式生产指根据年度销售计划进行的预生产。公司销售部负责接收客户需求,若客户需求产品为公司现有的量产机型,销售部将向计划部下发生产计划,计划部负责组织生产活动;若客户需求产品为全新机型,则由销售部组织相关的技术协议评审和设计开发,经技术评审和设计开发后销售部向计划部下发生产计划。计划部收到生产计划后随即组织生产,向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并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制造部负责整机的装配和调试,调试完成后由质量部负责成品的入库检验,由制造部进行成品入库。此外,公司还存在部分外协加工,主要包括PCB板焊接、线缆焊接和机械零件表面处理,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PCB板、电子元器件、接插件和线缆、机械零件等,由外协厂商按照公司要求完成PCB板焊接、线缆焊接和机械零件表面处理工序。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商业谈判和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公司按照华东、华南和西北等地区进行区域化营销管理,并在上海、南通、天水等地设置了营销服务点,公司下属子公司STI在马来西亚、韩国及菲律宾拥有3家子公司,在中国大陆及泰国均建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公司营销秉承主动服务、定期回访的理念,销售部负责营销、市场推广、订单跟踪、客户回访、货款回收等销售管理工作,客户服务部负责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4、研发模式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总部建立了以分选系统研发中心、测试系统研发中心为核心,PMO、销售部、质量部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的研发体系,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为辅的组织形式。公司下属子公司STI的新产品研发工作主要由产品部及视觉软件部共同完成,其中产品部门主要负责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及硬件部分的研发并生成图纸,视觉软件部主要负责软件的编程以及算法的设计以在图纸的基础上加载功能项目,最终运营部门根据图纸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及组装制作。各部门及STI主要管理人员会参与整个的研发过程直到新产品可以进行量产。公司下属子公司长川日本株式会社系公司在日本设立的以研发为主要目的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模块级核心技术的开发、升级,以及提出全新设计概念及方案、可行性论证并协同总部研发部门进行合作开发。公司的研发流程包括了设计输入、技术方案评估、项目立项、方案制定、评审和开发、测试验证和定型等阶段,根据来源和目的分为新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和技术预研三大类。(四)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情况1、行业竞争概况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专用设备行业市场份额仍主要由国外知名企业所占据,该等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面对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纷纷通过在我国建立独资企业、合资建厂的方式占领大部分国内市场,其中在测试设备行业,日本爱德万(Advantest)、美国泰瑞达(Teradyne)、美国科休(Cohu)等企业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本土企业中,包括公司在内的行业内少数专用设备制造商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已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大规模和一定品牌知名度,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其中以公司为代表的测试设备优势企业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封测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国内优势企业的服务方式更为灵活,产品性价比更高,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2、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涵盖多门学科的技术,包括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等,为典型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科技行业,用户对测试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较高,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技术壁垒也比较高。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的经验积累储备大量的修正数据,以确保上述性能指标达标与持续优化,并确保测试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行业内的新进入者往往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技术摸索和积累,才能和业内已经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相抗衡,很难在短期内全面掌握所涉及的技术,因此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2)人才壁垒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目前,国内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行业中具有完备知识储备、具备丰富技术和市场经验、能胜任相应工作岗位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销售人才均相对稀缺。优秀的技术、管理和销售人才通常集中于行业领先企业,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非常激烈。随着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行业的发展,有技术和经验的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人才的聚集和储备成为市场新进入企业的重要壁垒。(3)客户资源壁垒由于下游客户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认证的周期较长,设备替换意愿低,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行业头部企业拥有显著的客户资源壁垒。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稳定性、精密性、可靠性与一致性等特性要求较高,企业在与下游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前,需要接受客户的严格考核认证,该等认证通常包括企业成立时间、发展历史、环保合规性、测试设备质量,内部生产管理流程规范性是否达到客户的要求等方面。该等认证的审核周期一般都在半年以上,部分国际大型客户的认证审核周期可能长达2-3年。客户严格的认证制度增加了新进入的企业获得订单的难度,同时因引入测试设备周期较长,下游客户一旦选定不会轻易进行更换。(4)资金壁垒为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领先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行业内企业需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资金需求量较大。从确定研究方向、正式研发、试产、质控到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各阶段,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和研发费用,以及测试费用等必须的经常性开支,特别是集成电路产品类别众多,性能参数不尽相同,下游客户对配套专用设备的技术和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若无一定现金流支持,则难以承担较长投资回报期的投资风险,无法和市场优势企业进行有力的竞争。(5)产业协同壁垒随着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精细化分工,在Fabless模式下,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企业需要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等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头部企业通过整合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构筑行业壁垒。为确保检验质量、效率和稳定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企业需要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协作、磨合,提供符合客户使用习惯和生产标准的测试设备及配套软硬件。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企业在整个产业上的协同能力需要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市场先入者已建立并稳定运营的产业生态链将构成其进入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一大壁垒。(五)公司发展战略1.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致力于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专用测试技术水平、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业升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秉承“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企业文化精神,在将现有产品领域做专、做强,保持产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了探针台、数字测试机产品、三温分选机、AOI光学检测设备等相关封测设备,不断拓宽产品线,并积极开拓中高端市场。在成功研制高端新品后,公司产品覆盖测试机、探针台和分选机三大块主要测试设备,力争成为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企业。2.未来发展战略公司深入研究集成电路专用设备行业发展规律、行业现状、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发挥现有核心技术优势,不断探索产品技术深度,力求将产品做精、做专,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线宽度方向。通过市场调研、产品规划、现有技术延展、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线,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市场开拓方向。不断提升公司研发水平、产品品质,加强公司品牌建设,从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开拓,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集成电路装备业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