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该公司暂无主营范围数据

主营构成分析
2025-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755亿 98.12% 1311亿 97.72% 444.6亿 99.32% 25.33%
采选冶炼行业 33.61亿 1.88% 30.57亿 2.28% 3.047亿 0.68% 9.07%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1316亿 73.55% 1021亿 76.11% 294.9亿 65.87% 22.41%
储能电池系统 284.0亿 15.88% 211.5亿 15.77% 72.47亿 16.19% 25.52%
电池材料及回收 78.87亿 4.41% 58.04亿 4.33% 20.83亿 4.65% 26.42%
其他(补充) 76.65亿 4.28% 20.25亿 1.51% 56.40亿 12.60% 73.59%
电池矿产资源 33.61亿 1.88% 30.57亿 2.28% 3.047亿 0.68% 9.07%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177亿 65.78% 906.8亿 67.61% 270.0亿 60.31% 22.94%
境外 612.1亿 34.22% 434.4亿 32.39% 177.7亿 39.69% 29.02%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565亿 98.48% 2685亿 98.16% 880.3亿 99.47% 24.69%
采选冶炼行业 54.93亿 1.52% 50.25亿 1.84% 4.684亿 0.53% 8.53%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2530亿 69.90% 1925亿 70.36% 605.8亿 68.46% 23.94%
储能电池系统 572.9亿 15.83% 419.1亿 15.32% 153.8亿 17.38% 26.84%
电池材料及回收 287.0亿 7.93% 256.8亿 9.39% 30.17亿 3.41% 10.51%
其他(补充) 174.9亿 4.83% 84.36亿 3.08% 90.52亿 10.23% 51.76%
电池矿产资源 54.93亿 1.52% 50.25亿 1.84% 4.684亿 0.53% 8.53%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517亿 69.52% 1957亿 71.54% 560.0亿 63.28% 22.25%
境外 1103亿 30.48% 778.4亿 28.46% 324.9亿 36.72% 29.45%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641亿 98.42% 1201亿 98.02% 440.4亿 99.54% 26.83%
采选冶炼行业 26.29亿 1.58% 24.23亿 1.98% 2.054亿 0.46% 7.81%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1126亿 67.55% 823.5亿 67.21% 303.0亿 68.48% 26.90%
储能电池系统 288.2亿 17.28% 205.0亿 16.73% 83.23亿 18.81% 28.87%
电池材料及回收 143.3亿 8.59% 131.6亿 10.74% 11.76亿 2.66% 8.21%
其他(补充) 83.32亿 5.00% 40.87亿 3.34% 42.45亿 9.59% 50.95%
电池矿产资源 26.29亿 1.58% 24.23亿 1.98% 2.054亿 0.46% 7.81%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162亿 69.70% 869.7亿 70.99% 292.7亿 66.14% 25.18%
境外 505.3亿 30.30% 355.5亿 29.01% 149.8亿 33.86% 29.65%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932亿 98.07% 3029亿 97.99% 903.1亿 98.33% 22.97%
采选冶炼行业 77.34亿 1.93% 61.98亿 2.01% 15.36亿 1.67% 19.86%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2853亿 71.15% 2217亿 71.74% 635.4亿 69.18% 22.27%
储能电池系统 599.0亿 14.94% 456.5亿 14.77% 142.5亿 15.52% 23.79%
电池材料及回收 336.0亿 8.38% 297.8亿 9.63% 38.25亿 4.16% 11.38%
其他(补充) 144.3亿 3.60% 57.33亿 1.85% 86.94亿 9.47% 60.26%
电池矿产资源 77.34亿 1.93% 61.98亿 2.01% 15.36亿 1.67% 19.86%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699亿 67.33% 2111亿 68.29% 588.5亿 64.07% 21.80%
境外 1310亿 32.67% 979.9亿 31.71% 330.0亿 35.93% 25.19%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64亿 98.49% 1458亿 98.31% 406.0亿 99.17% 21.78%
采选冶炼行业 28.52亿 1.51% 25.12亿 1.69% 3.402亿 0.83% 11.93%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1394亿 73.67% 1110亿 74.87% 283.8亿 69.32% 20.35%
储能电池系统 279.9亿 14.79% 220.2亿 14.85% 59.67亿 14.58% 21.32%
电池材料及回收 126.8亿 6.70% 105.3亿 7.10% 21.50亿 5.25% 16.95%
其他(补充) 63.08亿 3.33% 22.04亿 1.49% 41.04亿 10.03% 65.07%
电池矿产资源 28.52亿 1.51% 25.12亿 1.69% 3.402亿 0.83% 11.93%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144亿 60.45% 916.8亿 61.82% 227.2亿 55.49% 19.86%
境外 656.8亿 34.71% 519.1亿 35.00% 137.8亿 33.65% 20.97%
其他(补充) 63.08亿 3.33% 22.04亿 1.49% 41.04亿 10.03% 65.07%
其他主营业务 28.52亿 1.51% 25.12亿 1.69% 3.403亿 0.83% 11.93%
 
经营评述

1、主要业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推动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并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并覆盖全球最广泛的动力与储能客户群体。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具备了全链条自主、高效的研发能力,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前瞻性研发布局,通过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绿色极限制造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已形成全面、先进的产品矩阵,可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表前储能、表后储能等领域,以及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能够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开拓全球零碳新经济。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及相关创新解决方案,具体如下:(1)动力电池系统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及电池包。公司可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高压中镍电池、三元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M3P电池、凝聚态电池等覆盖不同能量密度区间的多种化学体系产品系列,能满足快充、长寿命、长续航、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多种功能需求。公司亦可通过在单个电池包里采用双核/多核架构以实现多元化学体系的集成,进而充分发挥各类化学体系的性能优势。公司根据应用领域及客户要求,通过定制或联合研发等方式设计个性化产品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需求。乘用车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BEV、REV、PHEV、HEV等不同细分市场,广泛应用于私家车、运营车等领域;商业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道路客运、城市配送、重载运输、道路清洁等客车及商用车领域。此外,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等领域,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的特性。(2)储能电池系统公司提供电芯、电池柜、储能集装箱以及交流侧集成系统等储能解决方案。公司的储能电池广泛应用于表前储能和表后储能领域,包括公用事业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电芯产品方面,公司开发了适用于表前、表后市场的多场景、多工况的专用电芯,覆盖314Ah、587Ah等多种容量并兼具超长寿命、零衰减、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特性。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在表前领域,公司依托智能液冷控温、高成组CTP、无热扩散等技术,推出了户外液冷电池柜EneOne、EnerOnePlus、TENERFlex,针对全气候场景的集装箱式液冷电池柜EnerC、EnerCPlus、EnerD、EnerX,以及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等产品。在表后领域,公司产品已实现从低压、中压到高压平台的全场景覆盖。其中,PR系列、Unic系列与PU系列分别可满足家庭储能、工商储能、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需求。(3)电池材料、回收及矿产资源公司电池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锂盐、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等。公司亦通过回收方式,对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磷、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及其他材料进行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锂电池生产所需的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磷铁前驱体、锂盐等材料,并将收集后的铜、铝等金属材料通过第三方回收利用,使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金属资源实现有效循环利用。此外,为进一步保障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资源及材料供应,公司通过自建、参股、合资等多种方式参与锂、镍、钴、磷等电池矿产资源及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设及运营。3、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销售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材料等产品实现盈利。研发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紧密围绕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绿色极限制造及商业模式领域开展创新,以引领行业技术发展。采购方面,公司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程序遴选合格供应商,并通过技术授权、长期协议、合资合作等方式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以保证原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产品的可靠性以及成本的竞争力。生产销售方面,公司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需求安排生产。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持续增长动力电池方面,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401.3GWh,同比增长38.5%。储能电池方面,在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hoMotion数据,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2)公司竞争力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坚持技术领先、服务优质、运营卓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产品及解决方案。基于强大创新基因、深刻行业洞察、高效经营管理,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极限制造、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行业领先,实现业务稳健增长,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55,915,300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后),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10亿港元,并将上述募集资金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及营运资金、一般企业用途。公司通过本次H股上市搭建了海外资本运作平台,有助于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乘用车领域,公司发布了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其中,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骁遥双核是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磅产品,开创了跨化学体系的全新设计,可全面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拥有优异的低温能量保持率与安全表现,凭借钠的丰富储量可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商用车领域,公司在去年天行系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了适用于重卡领域的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面向高效物流场景的坤势底盘商用车生态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始终注重产品性能、质量和安全,报告期内,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公司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表明了检测机构对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领先能力及高安全标准的认可。储能领域,公司宣布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该电芯在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寿命衰减及系统效率等核心性能指标均实现全面升级;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与传统的20尺集装箱系统相比,可大幅提升体积利用率及能量密度,助力用户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2)加快构建换电生态公司新一代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适配车型广、灵活性强,已在多款车型落地推广,与车企、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商等合作共同构建换电生态,通过快速换电大幅提升乘用车终端用户的补能效率和体验。报告期内,公司与蔚来达成战略合作以深化乘用车换电网络共享。公司骐骥换电解决方案能够为重卡运输行业带来更环保、更经济、更高效的补能解决方案。公司与中石化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基于公司推出的巧克力换电、骐骥换电等解决方案协同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补能网络。(3)推进零碳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基于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产品与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减碳经验,积极开发零碳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与山东东营市、甘肃兰州市等城市或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在海南、东营、盐城、鄂尔多斯、宁德等地开展零碳试点示范,推动公司绿电直供、源网荷储微电网以及构网型储能等相关创新和示范项目落地。公司通过与多方合作打造零碳岛、共建零碳产业园、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城市,以零碳科技推动全球零碳新经济。(4)稳步推进全球产能建设公司稳步推进电池产能建设以满足全球客户订单交付需求。国内方面,公司顺利推进中州基地、济宁基地、福鼎基地、溧阳基地等建设;海外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