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标
更多>>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800 | 每股股息TTM(港元) | 0.0131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4280 |
每股净资产(元) | 2.2588 | 派息比率(%) | 12.87 | 股息率TTM(%) | 3.55 |
法定股本(股) | -- | 已发行股本(股) | 36,549,823,322 | 总市值(港元) | 138.9亿 |
每手股 | 1,000 | 已发行股本-H股(股) | 6,945,000,000 | 港股市值(港元) | 26.39亿 |
币种:人民币;数据说明:相关数据根据2024年年报计算所得。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259.55 | 261.83 | 净利润(亿元) | 34.46 | 32.21 | 市盈率TTM(倍) | 3.73 | 3.24 |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 -2.51 | -8.94 | 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5.43 | -9.50 | 市净率MRQ(倍) | 0.16 | 0.13 |
销售净利率(%) | 13.37 | 12.25 | 股东权益回报率(%) | 3.65 | 3.54 | 总资产回报率(%) | 0.25 | 0.24 |
币种:人民币;数据来源:2024年年报(最新数据),2023年年报(上年同期) |
大事提醒
更多>>相关资讯
更多>>相关公告
更多>>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在國家一系列宏觀政策支持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各項改革有序推進,順利實現全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內外部政策變化將是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從外部看,個別國家推行「脫鈎斷鏈」「小院高牆」等貿易保護主義將對中國相關產業產生一定影響。從內部看,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推進重點領域風險有效防範化解和薄弱領域的發展支持。我國將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持續穩健前行,但也面臨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的挑戰。2025年,中原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將省級法人銀行的責任擔當與自身穩健發展有效統一,謀劃實施2025-2029年戰略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探索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道路。一是聚焦「四個銀行」戰略重點,夯實發展基礎。第一,做優政府銀行,圍繞國家及政府戰略導向,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質生產力以及河南省「十大戰略」、7大產業集群和28條重點產業鏈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第二,做實產業銀行,圍繞各市縣重點產業,通過全鏈條、全地域、全周期、全譜系、全方位、全流程「六個全」系統方法,探索產業銀行發展路徑。第三,做強市民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續提升零售業務價值貢獻,構築業務發展的「壓艙石」。第四,做大鄉村振興銀行,堅持「上網下鄉」,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完善線上化服務體系,強化資源整合,着力構建新的業務模式。二是提升「六大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第一,提升客群經營能力。把握客戶與銀行發生關係的邏輯,明確場景、鏈條、組織、資源等有效抓手,將更多潛在客戶轉化為實際客戶。第二,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堅持效率至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做到對客響應服務快,對產品創新迭代快,對業務決策溝通快,讓效率成為中原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第三,提升產品競爭能力。加強產品全流程管理,通過把握政策性、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第四,提升渠道觸達能力。持續完善「線上+線下」渠道服務體系,優化各渠道之間的協同機制,提升運營效率,做好客戶體驗。第五,提升風險控制能力,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完善風險防控「四樑八柱」,明確好各重點領域的風險偏好,平衡好風險與發展的關係。第六,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持續推進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運營,優化網點佈局,強化表內低效無效資產盤活處置,加強全成本管控,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三是優化體制機制,提升組織效能。第一,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堅持業績導向,戰略導向,建立以經濟增加值、經濟資本回報率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第二,優化資源配置,構建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資源配置體系,加強預算管理、資源配置和考核一體化,形成管理共振突出業績貢獻。第三,深化協同發展,進一步健全跨條線、跨部門、總分支協同聯動機制,增強全行「一盤棋」意識,進一步打破「條線牆」、「部門牆」;強化集團聯動,健全母子協同,引導子公司實現良性發展。第四,改善人力資源配置,加強構建能力體系,形成總行善賦能、分行善經營的組織效能特色,提升組織運行效率。
1公司銀行業務1.1公司存款本行嚴格按照監管要求,持續優化對公負債業務結構和產品服務體系,大力夯實存款基礎。關注熱點政策機遇,搶抓重點客戶大額資金,提升戰略客戶覆蓋度,重點跟進各地政府類資金招標、專項債服務等機構業務營銷機遇,開展財政資金沿鏈營銷,深化授信客戶綜合經營,提升基礎客群結算存款貢獻等,有效推動存款規模經營。截至報告期末,對公存款餘額人民幣3,304.94億元,市場份額全省排名第一。1.2公司貸款本行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立足省屬法人銀行的職責定位,持續深化政銀企合作,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着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決扛牢責任,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動服務重大戰略,大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兩新、兩重」、「三個一批」等省重點項目建設。強化重點領域信貸投放,積極支持民營經濟、製造業、新興產業等高質量發展。積極響應政策,穩妥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圍繞產業銀行轉型開展戰略規劃,錨定重點產業,凝練經驗打法,推進試點先試先行;搭建產業圖譜,開展系列培訓,賦能一線業務。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對公貸款餘額人民幣4,098.24億元,市場份額全省排名第三。1.3公司客戶報告期內,本行緊跟國家和區域戰略,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助力河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夯實客群基礎建設,圍繞戰略客戶、基礎客群、機構客戶、重點產業鏈客戶開展分層經營、分類施策,不斷向深度經營和專業創造價值轉變,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公司業務效益、質量、規模全面協調發展。截至報告期末,全行對公客戶總量達到47.77萬戶。報告期內新開戶5.95萬戶,其中首開達標戶2.71萬戶,佔比45.55%;基礎有效戶4.79萬戶,較上年末新增4,407戶。1.3.1戰略客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落實客群分層服務和深度經營,持續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提升戰略客戶綜合服務能力。完善戰略客戶服務體系,前中後台部門一體、總分支行協同,「一戶一策」定制客戶綜合服務方案,加強重點業務、重點項目協調推動。沿股權鏈、產業鏈拓展戰略客戶生態圈,綜合運用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投行融資產品,加大與戰略客戶核心企業、子公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進一步深化合作範圍,優化業務結構,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總行級戰略客戶貸款餘額人民幣901.24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16.68億元,帶動上下游客戶488戶,客群拓展成效持續顯現。1.3.2機構客戶報告期內,本行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積極發揮省級法人銀行作用和優勢,主動對接各地經濟發展金融需求,持續深化銀政合作,針對各級機構客戶需求制定「融資+融智+融技+融才」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深度融入各級政府重點經濟工作中,在提高政府資金管理及融資效率、國庫集中支付、專項債發行服務、助推政府智慧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影響,通過金融支持與屬地重大戰略佈局、重點項目推進同頻共振,打造出了立足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良好口碑,與各級政府建立了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關係。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為全省18個地市、170個縣區提供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服務,市場份額穩居前列;服務國庫集中支付代理資金量居省內第一梯隊;首次中標省級社保財政專戶代理行,標誌着本行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對於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3.3科創客群報告期內,本行深入貫徹落實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的各項決策部署,錨定新質生產力,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出發,聚焦「政府熱點、發展痛點、技術難點、行業堵點、產業重點」中的客戶和項目,強化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動信貸資源投向初創型科技型企業、新質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等科技創新關鍵領域。本行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速加力開展政策性科技金融的決策部署,探索政策性科技金融「中原模式」,不斷豐富政策性科技金融內涵,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六專機制」,通過建立長期、穩定的政策性資金來源機制,強化政策性專項資金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加大對初創期、卡脖子、硬科技企業支持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為超1.3萬戶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其中有貸戶數2,533戶。科技金融業務貸款餘額人民幣770.46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117.57億元,增幅18.01%,穩居河南省內銀行第一梯隊。在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科技信貸政策實施效果評價中被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中共河南省委金融辦、省科技廳和省工信廳評為優秀檔。1.4重點領域報告期內,本行創新產品策略,優化產品功能,持續完善綜合性和全方位的產品體系和服務能力,提升客戶體驗與滿意度。1.4.1科創金融報告期內,本行強化機遇意識,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積極探索政策性科技金融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創新產品,提升服務能力,構建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全譜系特色化金融服務體系,打響獨具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務品牌,重點產品持續領先省內同業。截至報告期末,重點產品「專精特新貸」餘額人民幣36.0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16.87億元,增幅88.05%,支持企業數量和投放金額在省工信廳20家合作銀行中穩居雙第一;省「科技貸」餘額人民幣12.28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3.02億元,增幅32.61%,增量增速全省排名雙第一;「知識產權質押貸」餘額人民幣13.40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3.18億元,餘額全省排名第一。1.4.2綠色金融報告期內,本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加強政府聯動、資源整合,凝聚發展合力,依照全省產業佈局和政策導向,提供精準綠色金融服務支持。本行圍繞傳統領域綠色低碳改造、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六大綠色領域,打造涵蓋融資、投資、普惠、產業鏈和融智的「原銀綠金」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積極探索綠色普惠融合發展途徑,2024年,落地了全行首筆綠色普惠協同模式下的綠色政採貸業務和首筆綠色法人透支貸款產品,助力中小企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製造等領域,在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支持綠色金融加快發展。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綠色信貸累計投放金額人民幣1906億元,綠色信貸餘額達到人民幣417.59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80.68億元。1.4.3交易銀行報告期內,本行持續加強產品創新和線上化系統建設力度,深入行業研究,大力發展財資管理、供應鏈金融、國際業務、電子渠道等交易銀行業務,持續完善交易銀行產品體系,促進重點業務落地。財資管理圍繞中小企業資金增值需求,構建了存款加理財,金融與非金融相結合的線上產品經營體系。通過持續的產品優化與迭代,能夠針對特定客群發售差異化的組合產品。一戶通產品在機構客群的社保基金、公共資源交易、一案一賬戶、物業維修基金分管等特色場景的應用取得業務突破,現金池產品資金集中管理場景也實現了重點戰略客戶的業務落地。截至報告期末,本行財資管理產品服務客戶28,764戶,較上年末新增2,293戶。供應鏈金融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產品數智化服務水平、豐富供應鏈場景綜合服務方案,圍繞產業鏈參與主體在採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流動性金融需求,提供差異化綜合服務方案,報告期內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供應鏈融資人民幣1,874億元。國際業務堅持業務數智化轉型,實現出口信用證、出口託收等業務的收匯入賬自動化、福費廷收款入賬自動化、二級市場福費廷額度佔用╱釋放自動化。搭建智能化的黑名單系統,優化審批流程,提高篩查準確率,制裁合規更加精準有效,客戶體驗大幅提升。堅持穩健、審慎、合規經營,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組織的2024年度銀行外匯業務合規與審慎經營評估中取得B+等級,得到監管部門認可。截至報告期末,國際業務實現跨境收付匯量39億美元,國際業務在穩健運行中向零風險、高效率、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對公電子渠道進一步發揮線上服務主陣地價值,全力提升線上渠道數智化服務能力,圍繞公司一點通,通過整合面客渠道,實現開放獲客,提升客戶體驗,築牢安全防線,打造一站式公司客戶線上服務平台,助力公司業務轉型發展。截至報告期末,對公電子渠道累計客戶數30.5萬戶,較上年末新增2.39萬戶。1.4.4投資銀行報告期內,本行大力推動投行業務穩步轉型與發展,積極拓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資產證券化、銀團貸款、併購貸款、資金撮合等創新業務產品,持續豐富投行業務產品,積極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其中,成功承銷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36支,規模合計人民幣287.57億元。通過債貸結合提升對重點客戶的服務能力。報告期內,幫助企業實現融資規模近人民幣648.26億元。本行深挖債券市場投資機構渠道,持續加強金融同業圈建設、強化「總對總」溝通機制,一方面「引資入豫」,通過線上線下的交流會和路演調研等方式,搭建省內企業與全國投資機構的溝通橋樑;另一方面跟蹤、研究債券市場最新動態,充分發揮服務河南債券市場、推動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主體的作用。本行積極發揮與銀行、保險、信託、租賃等同業金融機構建立的渠道優勢,通過銀團貸款、併購貸款、資金撮合等形式,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為省內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綜合金融服務。1.4.5汽車金融報告期內,本行錨定產業銀行戰略轉型目標,以培塑新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主動適應汽車產業發展變革,搶抓發展機遇、深度經營客戶、守牢風險底線,多維度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礎。組織實施中原銀行汽車金融「換擋提速」專項行動,推進區域深耕戰略,持續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上線「煥新車貸」產品,推動汽車消費升級和綠色轉型。縱深推進「六個全」,做實產業銀行。深挖核心主機廠內在需求,沿鏈拓展,提升全方位、全鏈條、全流程服務能力,加大資源傾斜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斷拓寬汽車金融服務場景,始終將質效管理貫穿展業全流程,打造產業金融服務高地。深化風險管控,夯實發展根基。面對車市內捲加劇、經銷商庫存積壓等問題,全面覆盤存量業務,逐品牌制定授信政策,持續加強數智風控能力建設,多維度完善風控模型,提前識別和化解業務風險。截至報告期末,本行汽車金融貸款累計發放人民幣267.57億元,累計服務客戶238萬戶,汽車產業鏈金融累計交易發生額人民幣631.81億元。2零售銀行業務2.1零售存款報告期內,本行持續加強對品牌產品的宣傳推廣,擴大品牌影響力,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客戶體驗,通過對客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實現儲蓄存款規模持續增長。截至報告期末,儲蓄存款餘額人民幣5,584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391.74億元,增幅7.54%;AUM餘額人民幣6,454.12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4593億元,增幅7.67%。2.2零售貸款報告期內,本行堅持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致力於打造個貸新的核心競爭力,從產品創新、營銷運營、風險管理等方面多措並舉,推進零售信貸業務穩健發展。產品創新方面,落實「以舊換新」政策導向,創新推出「煥新貸」產品,推出購車0首付,累計投放人民幣17億元;細分市民客群,創新推出「科技人才貸」產品;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要求,體現金融工作人民性,創新推出無還本續貸功能。營銷運營方面,搭建線上經營團隊、持續推廣大數據用例,數據賦能提升個貸有效客戶數和提款率。風險管理方面,加強治舊控新,創設零貸風險管控方案,搭建零貸風險管理體系,持續做好零貸業務風險防控。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個人貸款餘額人民幣2,653.79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58.77億元,增幅2.26%。2.3零售客戶報告期內,本行通過分層分群精準營銷,搭建零售客戶拓展及經營體系,完善客戶權益標準,重構分層權益體系及客戶價值體系,建立客戶閉環經營機制,提高獲客及經營能力。截至報告期末,全行零售客戶3,543.61萬戶,較上年末新增160.50萬戶,增幅4.53%。報告期內,本行堅持以市民需求為中心,持續深耕重點客群,為不同階段客戶匹配不同的產品組合,滿足多元金融需求,做大市民銀行。針對代發客群,搭建代發「開薪」品牌綜合服務體系,強化公私聯動綜合服務,以「平台、產品、活動、權益」一攬子服務,滿足代發單位B端+C端的金融與非金融需求。針對老年客群,落實國家戰略,推動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持續豐富「幸福人生」綜合服務體系,引入商業養老金業務,打造養老金融示範網點,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針對新市民客群,圍繞新市民在住房、汽車、創業、消費等重點領域需求,持續提升新市民群體的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針對收單客群,通過開展收單專項營銷活動、緊盯重點市場及商圈等方式,快速提升收單聯盟產品市場覆蓋;打造大V卡拳頭產品,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0萬戶;同時憑藉大V卡產品精準營銷小微商戶客群,持續開展交易促活、資產提升類活動,深挖潛力客戶。截至報告期末,全行累計服務收單客戶66.05萬戶,本年累計為收單客戶提供清算服務4.34億筆、交易金額人民幣1,428.75億元。2.4財富與私人銀行業務報告期內,本行堅守穩健運營原則,全市場篩選優秀管理人,打造一站式開放財富產品貨架,同時深度踐行資產配置理念,持續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多元化服務。全年發行高淨值產品497期,截至報告期末,本行代銷信託、資管計劃等高淨值產品規模持續增長,在全省28家銀行中排名穩居第一梯隊。本行財富傳承信託業務持續增長,報告期內實現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家庭服務信託三種業務類型全面突破,全年落地業務163筆,規模人民幣4.15億元。2.5信用卡業務報告期內,本行積極響應國家促進居民消費各項政策,洞察深挖客戶需求、豐富產品供給,創設推出優選白金卡、萌寵卡及暢享視界視頻主題卡等信用卡產品,結合居民日常高頻消費場景及個性化用卡需求,推出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增值權益,服務客戶的廣度與深度持續提升。本行積極完善優化客戶價值模型,實施差異化活動配置、精準化營銷策略,存量客戶經營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通過持續優化迭代風險策略模型,完善欺詐案件防範體系,風險防控水平進一步提升。截至報告期末,本行信用卡累計發卡445.85萬張,較上年末新增30.97萬張。3金融市場業務3.1資金業務報告期內,本行堅決踐行全行高質量發展要求,穩步開展貨幣市場業務,確保全行流動性安全。切實履行「貨幣市場交易商」職責,充分發揮市場穩定器作用,做好流動性分層傳導渠道,並積極推動銀行間市場創新工具應用,深度參與創新業務,持續保持本行市場活躍度及影響力。報告期內,國內經濟在基本面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下,也面臨着如內部有效需求欠缺、外部壓力加大以及社會需求偏弱等挑戰。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下,債券市場收益率呈現震盪下行局面,債券市場收益率創近年來新低。本行憑藉出色的投研能力,精準把握債券市場的節奏,積極靈活地調整倉位,整體以增配債券資產為主,運用啞鈴型配置策略增加票息收入並防範利率風險,採取趨勢交易策略穩定獲取價差收入,為未來策略應對預留空間。與此同時,本行還緊密跟蹤匯率走勢,對市場趨勢做出精準研判,抓住合適時機開展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有效降低了境外資產匯率風險敞口,節省了財務成本,增厚實際收益,保障了本行外匯資產安全,實現了資產增值。3.2同業業務報告期內,本行同業業務緊緊圍繞全行經營大局,在增強營收創利、助推業務經營、服務同業客戶等方面強化作為。高效落實全行戰略部署,按照「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經營要求,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做優做強同業業務;積極構建良好的金融同業合作生態圈,持續完善客戶服務體系,由單一產品經營向為客戶提供綜合化服務轉變,建立健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綜合服務為核心的同業客戶融合一體化經營管理體系;不斷深化品牌建設,多形式組織開展同業調研交流活動,外部機構授信顯著增加,客戶拓展和服務工作成效顯著,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報告期內,本行前瞻性研究市場及監管政策,適時優化同業資產負債結構,豐富資產品類,靈活安排業務期限,嚴格把控各項風險,協同線上、線下渠道竭誠做好同業客戶服務。3.3票據業務報告期內,本行積極踐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和使命,秉承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的宗旨,不斷推動產品創新、流程優化,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客戶體驗。本行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依託科技賦能和直轉聯動優勢,切實降低企業貼現利率。本行以原e貼產品為核心,推動買方付息產品線上化,滿足企業多元化的票據融資需求,積極支持先進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契合國家政策導向的產業發展,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貼現服務。報告期內,本行積極配合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切實發揮好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功能,促進更多央行低成本資金直達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鄉村振興和普惠小微等民營經濟發展重點領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踐行普惠金融理念。3.4資產管理報告期內,本行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緊跟全行戰略,堅守「受人之託、代客理財」初心,以客戶為中心,深耕中原區域,全面推動理財業務持續穩健發展。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人民幣667.07億元,均為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淨值型產品。報告期內,本行理財業務嚴守風險底線,嚴控資產質量,全面防範風險,底層資產安全可靠;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持續優化產品體系,形成了以固定收益為主、固收+為輔的產品結構,有效匹配客戶多元資產配置需求;強化投研能力建設,加強投研一體化應用,持續優化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打造產品穩健特性。同時,深入賦能一線,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協同發力,持續加強理財產品宣傳及客戶陪伴,聯合銷售渠道常態化召開理財業務投資策略會、產品推介會,助力理財服務能力提升,切實提升客戶理財體驗。多管齊下,助力理財業務高質量發展,品牌認可度及影響力不斷提升。2024年榮獲財聯社優秀銀行理財機構「金榛子獎」、普益標準中國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金譽獎」、上海證券報「金理財」等獎項。4普惠金融業務4.1小微金融報告期內,本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堅守服務實體、支持小微的定位,優化服務結構,提升重點領域服務精準度,形成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滿足普惠小微企業的合理金融需求,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切實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感。服務實體,全面完成普惠小微監管目標。報告期內,本行為小微客戶提供普惠小微貸款人民幣748.48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96%。截至報告期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人民幣900.97億元,較上年末新增人民幣63.2億元,增幅7.54%;普惠小微客戶16.66萬戶,較上年末增加0.84萬戶,全面完成普惠小微監管目標,增量擴面程度進一步提升。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共有小微專營團隊27個,小微客戶經理321人。責任擔當,全力推進小微融資協調機制。報告期內,本行貫徹落實關於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履行省屬法人銀行責任擔當。按照河南省統一部署,參與河南省小微企業融資申報系統設計開發工作,為省市縣三級245個專班約7萬用戶的走訪與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化支撐。針對「推薦清單」客戶,創設「千企萬戶貸」專項融資產品,制定專項授權方案,堅持快審快貸。以分支行為核心,以特色客群為依據,劃分網格區域,分片包乾,配合「千企萬戶大走訪•精準服務促發展」宣傳活動,發揮全行人員力量,走訪摸排,責任到人,打通惠企利民「最後一公里」。截至報告期末,申報清單6.63萬戶,推薦清單2.35萬戶。以客群為發展導向,提升產品服務能力。報告期內,本行持續產品創設、業務創新,引入發票數據,通過與核心企業真實交易往來,核實交易關係,創設供應鏈普惠貸產品,做深供應鏈上下游客群。優化續貸、信用貸服務,增加線上產品續貸、無還本續貸功能,實現業務提前續貸,保障客戶融資接續。改造商易貸(企業)中原再擔保批量擔保業務模式,基於客戶需求上線短期擔保,提升業務靈活程度,調整產品額度上限,為具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提供更有力度的支持。創新村集體經濟合作,與河南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拓展地市、縣域涉農客戶,並上線公司業務農信擔擔保模式,支持省內農業產業及農業相關的二三產業發展。以「普惠+行業」為發展邏輯,推動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本行加大河南省特色產業和區域特色客群的挖掘,結合各區域支柱產業及特色行業實現各地市「一行一策」「一縣一品」場景搭建,圍繞客戶底層需求打造金融生態。全年新增特色產業授信政策指引11個(食品、紡織、批發市場等),新增區域特色客群會簽方案19個,產業客群新增申請166戶,授信額度人民幣5.84億元。以質量為發展保障,堅持業務拓展與風險管理並重。本行以「數據+經驗」驅動模型准入策略、額度策略、申請評分卡等模型策略優化,完善模型群建設。上線場景反欺詐模型,搭建線上產品電核功能,通過風險團隊進行風險識別及信息核實,回撈優質客戶,減少客戶漏損。完善盡職免責管理制度,將盡職免責適用範圍從普惠小微擴大至普惠信貸業務。落實《關於做好續貸工作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要求,明確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准入、審查審批條件及盡職免責,鼓勵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4.2鄉村振興金融報告期內,本行緊緊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及河南農業強省建設要求,結合資源優勢及發展實際,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銀行建設,助力普惠金融發展。以產業金融為主導,圍繞農業全產業鏈及縣域特色產業,不斷深化「政銀保擔企」總對總合作,加大對三農的資源傾斜和信貸支持,以實際行動踐行普惠金融。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全口徑涉農貸款餘額人民幣1,712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11.55億元,增幅6.94%;本行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人民幣193.7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3.57億元,增幅13.86%。深入推進「縣域支行+鄉鎮支行+服務點+線上平台」的「四位一體」渠道服務體系,持續優化完善渠道金融及非金融服務功能,提升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已佈設縣域網點165家、鄉鎮網點79家、服務點5,000餘家;手機銀行(鄉村在線版)服務用戶342.75萬戶。以「產業普惠貸」「豫農貸」等產品為重點,持續加強產品線上化、智能化和場景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捷度和覆蓋面。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產業普惠貸款已累計服務88個產業客群,基本實現河南省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全覆蓋;豫農貸已累計服務農戶6.83萬戶。5分銷渠道報告期內,本行堅持以民為本,從民生出發,依託「上網」優勢,深化線上線下協同,持續拓寬服務半徑,提升服務回應速度,不斷優化客戶體驗,強化經營服務支撐,夯實平台能力建設,着力打造智能、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圈,讓客戶智能服務體驗再升級。5.1手機銀行報告期內,本行發佈中原銀行APP6.0版本,圍繞「簡單、智能、安全」,為用戶創造更加美好的財富生活。該版本回歸金融服務本質,持續優化交易流程,提升千人千面個性化服務水平;打造開放手機銀行體系,實現用戶開放、產品開放、平台開放;圍繞財富「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需求,打造財富全旅程服務陪伴,提升財富服務和管理能力;建設以雲櫃台、智能客服、客戶經理在線、線上經營團隊為一體的「人+數字化」服務體系,實現全員線上化服務;圍繞周邊生活優惠、城市特色化服務,全面升級生活服務場景;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打造「可疑」+「可信」安全風控體系,為客戶創造安全可靠的金融環境。深化線上線下緊密聯動,不斷促進零售客戶線上化遷移,實現服務客群規模化增長;通過制定新客類、節日類、產品體驗提升三大類線上活動,累計上線11個主題爆款活動,有力支撐線上客戶增長與活躍。截至報告期末,本行手機銀行註冊用戶數達1,756.24萬戶,較上年末淨增長164.13萬戶;本行手機銀行客戶數達1,500萬戶,較上年末淨增長132.72萬戶。5.2微信銀行報告期內,本行持續完善多渠道協同規劃,強化渠道間引流轉化,累計發佈微信公眾號推文48期300篇,閱讀量達700萬人次,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微信銀行公眾號粉絲達1,013.36萬,較上年末增長124.56萬,綁卡用戶686.9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11.33萬戶。5.3個人網上銀行報告期內,本行持續優化個人網銀用戶體驗,對核心功能轉賬匯款、客戶服務等進行服務升級,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個人賬戶查詢、掛失、轉賬、理財、網上支付等業務,獲得及時的金融資訊和專業的理財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本行個人網上銀行用戶數167.32萬戶,較上年末新增0.72萬戶,報告期內,本行個人網上銀行交易筆數1,248.57萬筆,交易金額人民幣6,363.02億元。5.4遠程服務中心報告期內,本行致力於遠程服務體系和技術平台功能優化,不斷完善客戶服務流程,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力求更好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並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客服中心呼入渠道受理客戶各類業務共計3905萬人次,其中自助語音服務量213.45萬人次,自助分流率53.49%;轉人工量共185.62萬人次,人工服務量佔比46.51%,年度接通率達到96.15%,客戶滿意度達到976%;在線客服受理客戶503.41萬人次,其中轉人工37.78萬人次,智能文本客戶分流率92.48%,客戶滿意度94.24%。5.5聯合創新報告期內,本行堅持貫徹開放共贏新理念,深耕永續貸聯合創新業務,優化合作銀行服務,支持其在展業區域內為個人及小微商戶提供住房抵押貸款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本行永續貸聯合創新業務已累計簽約41家合作銀行。合作銀行累計發放貸款人民幣670.95億元,在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效應。同時,持續豐富聯合創新產品貨架,落地模型訓練場、大數據用例、數字化課程、新房和二手房按揭4款新產品。6信息科技報告期內,本行以「深入推進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為工作主線,聚焦業務價值創造,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實施,充分發揮科技與數據的雙輪驅動作用,不斷夯實科技發展基礎,強化業技融合協同,提升科技服務質效,助力全行高質量發展。6.1謀篇佈局數字金融轉型項目成果顯著。圍繞重點產品線上化、數字化營銷和全流程智能風控建設等方面,完成16個轉型項目落地實施,取得良好業務成效。手機銀行6.0煥新升級上線,APP用戶達1,756.24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64.13萬戶,月活數445.20萬戶。實現特定場景下單戶供應商額度模型自動審批,審批時效由1個月縮短至1天。構建客戶價值分層模型並融入零售大數據用例,實現AUM增長佔全行零售AUM增長的76%。完成原e貸(消費)等8款信貸產品業務熔斷保護上線,實現風險自動監控和智能預警。本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良好實踐榮獲「數智化轉型先鋒企業」、「數字風控優秀案例」、金融風險「天奕獎」金獎、「2024銀行業數字金融典型案例」等獎項,進一步提升了本行數字化轉型在業界的品牌影響力。數字金融加力提效。加強數字金融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新五年數字金融戰略規劃。完成《中原銀行數字化轉型評價體系》搭建和全行首次自評價,數字化能力達到「成熟級」。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召開數字化轉型指標體系與數據報送研討會,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評價標準化建設提供重要參考。數智賦能深化推進。制定《中原銀行數字化轉型賦能分支行業務發展的專項工作方案》,建立總分聯動「矩陣式」工作機制,推動分支行數字化解決方案落地,總結發佈通用案例,促進分行業務經營提質增效。着力服務分支行屬地化數字運營,加強中原微活動平台應用推廣,平台用戶突破20萬人,全年累計支持屬地化營銷活動119個,助力AUM提升人民幣33.4億元,客戶參與人次提升58.4%。成功舉辦「中原銀行第一屆數字金融創新大賽」、建立數字化轉型社區「原智社」、搭建數智課程體系+內部交流平台「燃六點」,充分激發全員創新熱情。6.2強化科技基礎支撐企業架構穩步推進。完成企業級架構規劃,形成7層26組280套目標系統的企業架構體系,實現業務架構與應用架構互聯互通,為應用系統建設提供頂層規範和科學指導,逐步完善數據架構與技術架構體系,加強架構治理實施,持續強化系統架構建設精細化管理。啟動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項目群建設實施,按計劃推進完成需求分析、系統設計,以及一期貸款相關功能開發工作。中台基礎持續強化。技術中台方面,移動開發平台完成鴻蒙系統15項基礎能力及33項業務功能開發,助力手機銀行鴻蒙版上線。前端開發平台完成前端構建新引擎Vite工具引入,推廣5套業務系統使用,項目啟動時長平均縮短5倍以上。後端開發平台發佈新版IDE、基礎框架3.0正式版,實現API設計強管控。完成中間件專屬雲建設及緩存Proxy層建設,已累計遷移接入15套業務系統。業務中台方面,完善支付中台建設,採用國產化基礎設施,基於雲原生、分佈式架構,重構大小額支付系統,本行支付服務水平邁上新台階。完善零售渠道中台建設,啟動微信銀行微服務改造,完成微信公共微服務系統上線,登錄等交易平均響應時間顯著優化。數據中台方面,細化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優化歷史數據存儲空間,數據湖倉單位存儲成本降低約13%。完成GaussDB大數據應用集群國產化設備遷移改造,實現各系統批處理任務平均執行效率提升70%以上。深化圖數據庫應用,開發上線圖數據模型76個,實現企業圖譜、集團關係實時挖掘、信用卡團夥挖掘等12個新應用場景,助力全行風險防控能力提升。數據能力深化提升。加強數據治理閉環管理,建立健全指標數據管理流程。持續強化數據資產運營,新增引入企業發票、理財投資市場風險評價、保險數據、農戶信息等數據服務,與鄭州市智慧辦簽訂《公共數據合作框架協議》。結合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政策機遇,主動參與小微企業融資申報系統、省級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建設,工作成效獲得政府主管部門充分肯定。上線用戶行為數據採集分析管理一體化平台,有效積累沉澱用戶行為數據資產。上線新外部數據平台核心功能,降低外部數據調用費用16.6%。安全生產根基夯實。深化推進雲平台建設,全行應用系統雲化率達到96%。完成容器雲平台業務集群、青雲平台信創資源池版本升級,推動中間件專用容器雲集群落地,實現國產虛擬化雙棧運行,不斷提升雲化基礎設施的健壯性與資源管理效能。構建多元異構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實現運營算力達45.5PFlops,同比提升約7.5倍。完善容災體系與智能化運維建設,提升業務連續性保障水平。報告期內,本行信息系統運行穩定,未發生三級及以上生產責任事件,重要信息系統可用率均在99.95%以上。加強縱深安全防禦體系建設,實現集團安全運營協同,建設零信任平台收斂數據安全風險,強化業務欺詐攻防演練,成功阻斷35起黑產攻擊,有力保障客戶資金和信息安全。報告期內,本行榮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台情報支持突出貢獻單位」。6.3加強創新技術應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研發應用,全年獲得軟件著作權10項,發明專利2項。一是加快大模型技術應用實踐。完成智能信貸助手建設,提升工作質效。知識問答助手在公司、小微、運營、內控合規等10個場景應用落地,整合內外部專業知識文檔7萬餘篇。二是深化AI標桿應用。應用流程挖掘技術優化重點業務流程。新增RPA機器人64個,投產運營RPA機器人數量達到384個,累計執行任務5.3萬次,節約人力約2,000餘人月。三是加強基礎智能技術建設。與華為公司開展聯合創新,業內率先落地大模型應用在國產化智能算力設備遷移實施。完成本行大模型評測體系構建,實現阿里千問大模型、華為盤古大模型在行內私有化部署與應用。自主研發知識問答框架,完成RAG評測體系建設優化,支撐多個大模型問答助手高效落地。對全行AI模型資產進行全量盤點,發佈《人工智能模型管理辦法》,制定模型評測准入標準,建立模型安全檢測機制,有效防範模型風險。大模型平台應用方案入選華為公司《昇騰在金融行業的應用與生態白皮書》。6.4打造數字人才隊伍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引進需求、研發、數據智能等重點崗位人才,優化梯隊關鍵人員配備,組織開展多層次專業培訓,不斷提升科技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截至報告期末,全行科技隊伍近1,000人。深化業技融合機制建設,建立科技、數據與業務人員融合協作的敏捷團隊,高效響應市場變化與客戶需求,持續提升科技服務質效。
分红派息
更多>>最新公告日 | 财政年度 | 分红方案 | 分配类型 | 除净日 | 截止过户日 | 发放日 |
---|---|---|---|---|---|---|
2025/06/30 | 2024 | 每股派人民币0.012元(相当于港币0.0131453元) | 年度分配 | 2025/07/03 | 2025/07/07-2025/07/10 | 2025/08/05 |
2020/05/18 | 2019 | 每股派人民币0.045元(相当于港币0.049168元) | 年度分配 | 2020/05/20 | 2020/05/22-2020/05/27 | 2020/06/29 |
2019/05/20 | 2018 | 每股派人民币0.035元(相当于港币0.0399832元) | 年度分配 | 2019/05/22 | 2019/05/24-2019/05/29 | 2019/06/28 |
直接/间接持股方 | 权益股份(股) | 权益占比 | 权益变动 | 股份类型 | 直接持股(股) | 权益性质 |
---|---|---|---|---|---|---|
直 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股东 | 34.91亿 | 9.55% | 不变 | 普通股 | 24.45亿 | 受控制企业权益,实益拥有人 |
直 Piramid Park Co., Ltd 股东 | 9.998亿 | 2.74% | 不变 | H股 | 9.998亿 | 实益拥有人 |
间 徐雁 股东 | 9.998亿 | 2.74% | 不变 | H股 | -- | 受控制企业权益 |
间 GOLD LEADING CAPITAL LIMITED 股东 | 5.740亿 | 1.57% | 不变 | H股 | -- | 其他 |
间 L.R. Capital Management Company (Cayman) Limited 股东 | 4.823亿 | 1.32% | 不变 | H股 | -- | 受控制企业权益 |
间 AMTD Group Company Limited 股东 | 4.823亿 | 1.32% | 不变 | H股 | -- | 受控制企业权益 |
直 NEW MERIT GROUP LIMITED 股东 | 4.536亿 | 1.24% | 不变 | H股 | 4.536亿 | 实益拥有人 |
财务数据
更多>>币种:人民币
指标 | 2024年年报 | 2024年中报 | 2023年年报 |
---|---|---|---|
财务比率 | |||
每股基本收益(元) | 0.0800 | 0.0500 | 0.0700 |
每股净资产(元) | 2.26 | 2.21 | 2.15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43 | 0.05 | 0.23 |
总资产回报率(%) | 0.25 | 0.15 | 0.24 |
销售净利率(%) | 13.37 | 15.14 | 12.25 |
股东权益回报率(%) | 3.65 | 2.19 | 3.54 |
资产负债表(万元) | |||
资产总额 | 136,519,697.30 | 136,166,789.90 | 134,644,649.70 |
负债总额 | 126,481,365.90 | 126,283,501.80 | 124,955,832.6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 9,655,775.80 | 9,491,924.30 | 9,250,457.80 |
利润表(万元) | |||
营业总收入 | 2,595,526.60 | 1,399,213.20 | 2,618,341.80 |
营业利润 | 262,009.60 | 149,951.00 | 276,184.80 |
税前利润 | 275,047.30 | 157,433.70 | 295,708.90 |
净利润 | 344,590.50 | 204,946.70 | 322,096.60 |
现金流量表(万元)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64,438.90 | 193,333.50 | 824,793.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88,584.80 | 1,332,595.50 | -1,505,663.00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91,244.50 | -1,590,999.80 | -1,810,870.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 6,363,022.00 | 10,058,133.70 | 10,119,370.40 |
公司概况
更多>>证券代码 | 01216.HK | 公司名称 |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证券简称 | 中原银行 | 注册地 | 中国 |
上市日期 | 2017-07-19 | 公司成立日期 | 2014-12-23 |
证券类型 | H股 | 董事长 | 郭浩 |
交易所 | 香港交易所 | 公司网址 | www.zybank.com.cn |
所属板块 | 主板 | 所属行业 | 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