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围绕全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战略发展大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路径,以“提质增效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做好“向改提质、向转求存、向新创效、向海图强、向外突破、向优发展”六篇文章,努力克服钢铁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下行周期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和新的成效。2024年,全年钢材产量1159万吨;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01.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减亏5.79亿元。全年主要工作如下:(一)强化协同运行,生产组织实现平稳高效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全面建成,双基地协同高效运行,生产平稳高效。铁前系统以高炉为中心,持续推进“稳焦调矿、提煤降焦、提块降球”方针,柳州本部铁水成本同比下降7.4%,广西钢铁高炉燃料比达到行业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钢轧系统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灵活调整轧材产线排产,重点抓好有边际效益产线连续满负荷生产创效。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3#板坯连铸机项目顺利投产,有效促进钢轧工序能力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努力克服超低排放改造、市场波动、螺纹钢新旧国标切换等内外因素影响,因时因地调整生产组织,重点订单准时交付率99%,创历史最好水平。(二)全力深化降本增效,经营绩效持续改善向好1.优化采购模式,灵活采购策略扼住成本“龙头”。优化采购模式,灵活调整国内外燃料采购比例,拓展资源渠道,实施差异定价策略,实现稳供降本。2024年采购成本显著下降,铁矿石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多降1个百分点,在行业排名中同比前进8位,广西钢铁排位第1,创历史最好水平。利用自有码头,减少费用约1.1亿元,原料直靠率达99.4%。2.强化库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实施极致低库存保供策略,打破以采购周期定库存的固有思维,创新协议落港、采购港口现货等短距离采购模式,降低库存周期。3.加强精益管理,深挖工序降耗。强化全员精益管理思维,推动对标找差、算账经营理念,加快构建精益运营体系,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取得一定进步。开发约160个新矿(煤)种,其中高性价比品种占比超30%;铁前推进“稳焦调矿、提煤降焦、提块降球”攻关;综合铁水成本、吨材综合成本均有所下降,其中广西钢铁铁水成本排名行业前3;广西钢铁高炉燃料消耗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柳州本部高炉燃料消耗进入行业前1/3、排名同比进步14名;柳州本部4号高炉连续2年获“全国优胜炉”称号。(三)全力推动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实现突破向新1.高端化转型取得新突破。启动一轧厂2800mm中厚板高品质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防钢基地3800mm宽厚板生产线、3号高炉系统顺利实现投产创效,其中,3800mm宽厚板生产线填补了广西宽厚板生产空白;3号高炉系统建成标志着柳钢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一期)全面建成,将进一步释放沿海基地优势。2.智能化转型迈出新步伐。发布柳钢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设计,完成数据架构、数据中台、数据质量及数据安全保障等建设,推动供应链一体化数字运营与管理,实现公司成本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依托数字化智能技术,整合公司内部各业务领域的信息资源,推动各生产工序数智化全面覆盖。其中,铁前工序升级配煤专家系统等先进控制模型和算法,实现生产全自动控制;钢后工序通过打造智能炼钢、智能加热及轧钢工艺模型,推广应用无人天车、机器人等,不断加快自动化改造升级。2024年,广西钢铁获评“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称号,柳钢股份获评“广西数字化车间”称号。3.绿色化转型实现新进展。投入资金超40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广西钢铁、柳州本部先后完成清洁运输评估挂网公示,并顺利通过监测评估期。冷轧钢带和热轧钢筋两大产品成功发布环境产品声明(EPD)认证报告;柳州本部多项能耗指标实现新突破,高炉煤气实现近零放散,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高炉获评“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优胜炉。柳钢绿色低碳转型案例入选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书籍,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四)全力强化科技创新,钢铁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1.产品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大力实施“4+X”钢铁创效品种集群战略,全年开发新产品34个;汽车面板研发和生产实现零的突破,供应本土汽车主机厂的品种钢同比增长45%,在广西本土市场1为实现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柳钢集团提出“4+X”钢铁创效品种集群战略:“4”指“四个百万吨工程”创效钢铁品种,主要包括: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工业长材;“X”指打造若干个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重点创效品种钢矩阵,主要包括:家电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集装箱及耐候耐蚀钢、桥梁及建筑用钢、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优碳及合金工具钢等。柳钢股份作为柳钢集团重要子公司,积极响应集团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稳步发展的同时,还与多家国内头部汽车主机厂建立了稳定供应关系。企业产品结构已由原先以建筑材料为主转变为以制造业材料为主,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效水平。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26%,投入强度3.84%、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获得授权专利135件(发明专利29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项;研发的两款E级高强度船用钢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的认证,可抵挡住零下40℃的低温环境,成功应用于柳工挖掘机制造,服务国家南极科考工作。创新项目“基于TRIZ理论的干法熄焦系统运维效率提升技术研发”获得“2024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发布攻关项目15个,集中力量攻坚解决了一批难点、堵点、卡点技术问题。同时,深化产品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积极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下游用户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运用。3.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坚持质量一贯制,抓好质量管控,加强工艺检查,确保产品质量过关。2024年柳州本部、广西钢铁双基地钢材合格率达99.73%。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明确钢材产品市场走访及技术服务管理,形成技术、生产、销售三方协同服务模式,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五)全力加强对外拓展,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市场方面,持续巩固“两广”传统市场,大力开拓华东、海南市场,船舶和海洋用钢产销量同比增长26%;集装箱板销量突破历史新高;家电用钢成功进军多家家电头部企业,成为柳钢创效增收的有力产品。国外市场方面,主动“出海”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推动钢材出口扩量提质,先后开拓了港澳螺纹钢市场、印尼和新加坡船板市场,以及孟加拉国、阿联酋、巴西的热卷市场,新增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出口认证。(六)全力筑牢安全堤坝,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持牢固1.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链安全稳定。加强与评级机构和银行沟通合作,持续提振金融及资本市场对柳钢的投融资信心,公司信用等级维持在AA+,展望稳定。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柳州市第一批数电票试点任务。积极推动用信条件优化,完成防钢一期项目银团贷款担保转换;引入基金增资广西钢铁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抓牢合规管理,切实防范重大经营风险。建立与业务协同融合的合规管理体系,强化“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合规经营管理和企业现代治理能力。推进法商融合,优化法律合规审核机制,将审核要求融入重大决策、规章制度、经济合同流程,有效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走深走实。拓展公证电子合约签署系统应用,成为国内少有的将公证和电子签约、信息化与风险控制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以公证(法律)+数智化打造业务发展新动能。3.紧盯安全生产,积极推动平安柳钢建设。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推动“三管三必须”及“全员安全责任制”要求有效落地。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全员查隐患、人人反违章”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开展各级应急演练。着重强化高风险作业及技改、检维修项目等薄弱环节安全管控,加强安全巡查督导。开展治安综合整治行动,不断净化厂区治安环境,实施“大排查、堵漏洞、严惩治”及“钢铁守护”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强化联防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