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01658.HK

  • 最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振幅:--%
  • 成交量:--
  • 成交额:--

业务回顾

  • 2025-03-31
  • 2024-12-31
  • 2024-06-30
  • 2024-03-31
  • 2023-12-31
  • 2023-09-30
  • 2023-06-30
  • 2023-03-31
  • 2022-12-31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本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做好「五篇大文章」,坚守金融报国初心,主动求新求变,加快推进战略优化升级,焕发传统优势新活力、开辟均衡发展新赛道,在坚守主责主业中持续做强做优,着力打造「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稳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本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统筹好规模、结构、效益、风险、资本,打造均衡的资产负债表和强韧的损益表,坚定朝更加稳健、均衡、韧性的发展模式转型。一是收入模式更加稳健。报告期内,本行聚焦均衡发展,实现营业收入894.06亿元、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52.46亿元;全力推动非息收入稳步提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76%和21.29%,非息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96个百分点。二是业务结构更加均衡。资产端,坚持以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为标尺开展动态配置,全面提升各类信贷资产的均衡配置能力,实施更加灵活、主动的非信贷配置策略,积极抢抓高RAROC、高收益资产。抢抓窗口积极前置安排信贷投放,一季度贷款增加4,429.86亿元,同比多增698.05亿元,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26和0.72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保持较好韧性,对公贷款增加3,619.93亿元,增长9.92%,同比多增940.78亿元,形成更加稳定的批零联动结构。负债端,前瞻调整价值存款管理政策,确保流动性稳定,一季度存款增加6,889.93亿元,同比多增169.09亿元,存款占负债总额比例较上年末提升0.48个百分点。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一季度同比多增超千亿元,其中公司存款增加1,417.10亿元,增长8.56%,带动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17个基点。更加均衡的业务布局下,一季度净利息收益率1.71%,保持行业优秀水平。三是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时、全域」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0.91%,继续保持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266.13%,资本充足率13.34%,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四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首次主动调整储蓄代理费率,促进「自营+代理」模式长期健康发展。首次被纳入特别国债注资行,全力推动1,300亿元定增项目并做好资本使用规划;发行300亿元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稳步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法实施,为本行创造长期价值和持续实现股东回报创造有利条件。本行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实体经济所需,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实保障。同时,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业务布局,升级经营能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业务体系,培育内驱动能。一是在「五篇大文章」中做出邮储特色。普惠金融彰显特色,涉农贷款余额2.40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科技金融增量扩面,锚定科技金融生力军战略定位,研究优化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推进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积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0万户,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绿色金融再上台阶,绿色贷款余额9,1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养老金融持续深化,个人养老金业务快速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超千万户。全方位完善适老化渠道建设,持续完善「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支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赋能增强,持续推进数字化精细运营能力建设,深化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运营体系。二是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中抢抓机遇。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制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增加金融服务供给、加强消费需求支撑、加大行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优化改进消费金融管理等领域,提出2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金融对提振消费的服务力度。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强化「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建设;与全国工商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五力赋能」专项行动,从经营发展、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现代化治理、生态建设五大方面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在传统优势领域中焕发新生机。争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坚定不移把服务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模式创新和重点突围,启动「服务强县富镇行动」,不断推动涉农信贷业务发展。打造普惠金融标杆行,深化小微金融场景化、集约化转型,加速线上业务流程重塑及模式转型创新,依托「脱核」产业链融资新模式,提高获客精准度;落实落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各类市场主体超96万户,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超5,700亿元,累计放款超4,400亿元。推动成为客户个人金融首选行,加快个人金融「五全」体系升级,强化客户经营、优化客户流程、打造优势产品、完善触达网络、融合生态场景,截至报告期末,零售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17.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85.67亿元;VIP客户5,795.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85%;富嘉及以上客户626.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33%。1绿色贷款按照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试行)》统计,对比期数据已重述。2「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是指「五个重点领域、两项策略、三种营销服务模式」。聚焦康养旅居、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智慧健康养老、银发产品制造五个重点领域;强化客群策略、区域策略;创新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营销服务模式、全产业链营销服务模式、GBC联动(政府、企业、个人)营销服务模式。3「五力」是指经营发展助推力、科技创新牵引力、数字化转型支撑力、现代化治理构建力、生态合作拓展力。4「五全」是指全客户、全旅程、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5本行资产在人民币1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为VIP客户,其中资产在人民币5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为富嘉及以上客户,资产在人民币60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为鼎福客户。四是在全面均衡发展中开辟「新赛道」。发力公司金融,深化「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GBC联动体系、公司财富管理体系和数智化体系在内的「1+N」协同体系,形成覆盖表内外全功能、大中小全客群、上下游全链条、采购销全环节的场景化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达185.26万户,新增8.04万户;FPA(公司客户融资总量)5.95万亿元。发力城市金融,明确城市业务攻坚目标和重点行动,加快打造城乡双轮驱动战略格局。发力特色金融,做强资金资管业务,提升资产配置和交易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报告期内,票据业务实现非息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163.70%;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8.03%;「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客户活跃度持续提升,平台注册客户数量超2,500家,累计交易规模突破6万亿元。发力综合金融,加快实现「商行+投行」「债权+股权」综合服务模式;推动多元中收产品综合叠加,提高产品覆盖率,做大中收规模;持续提升子公司专业能力。五是在科技革命中培育新动能。完善「看未来」技术、「技术流」评价体系,持续推进主动授信业务模式,一季度使用「看未来」模型批覆客户超5,000户,批覆金额超10,00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主动授信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风险水平保持稳定。持续整合开放服务能力与手机银行支付能力,打造涵盖订单管理、商品管理、转账支付、信贷融资、数据分析等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的「助农云」,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场景金融诉求。加速拓展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应用,「邮智」大模型引入DeepSeek能力,完成全系列模型私有化国产硬件适配部署及性能调优,驱动内外服务质效跃升。报告期内,推动智能问答「小邮助手」能力升级,新增逻辑推理功能,在营销、运营、风控等领域为基层员工精准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推出债券包销交易机器人,对接外汇交易中心,实现自动化交易,单笔交易时间压缩至3分钟内,效率提升95%以上。2025年,正值本行成立的第十八年,步入资本市场的第九年。本行着眼长远,加快构建更加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经营发展模式,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加快推行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运营管理、风险管理「七大改革」,通过转型变革赢得主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增添势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业务展望

  • 2025-03-31
  • 2024-12-31
  • 2024-06-30
  • 2024-03-31
  • 2023-12-31
  • 2023-09-30
  • 2023-06-30
  • 2023-03-31
  • 2022-12-31

--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终端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终端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终端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终端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