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01919.HK

  • 最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振幅:--%
  • 成交量:--
  • 成交额:--

业务回顾

  • 2024-12-31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3-03-31
  • 2022-12-31
  • 2022-06-30
  • 2021-12-31
  • 2021-06-30

以出色經營業績,積極回報投資者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338.59億元,利潤總額人民幣670.87億元,息稅前利潤(EBIT)人民幣701.45億元,淨利潤人民幣555.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491.72億元。淨資產收益率(ROE)22.63%,同比提升10.83個百分點;每股收益人民幣3.08元,同比提升108.11%。截至報告期末,資產負債率較期初下降約4.69個百分點至42.70%,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人民幣1,841.8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人民幣693.13億元。亮眼的業績、充沛的資金、健康的財務結構,展現出穩中提質的強勁韌性和持續增強的價值創造能力,為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做好股東回報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本集團始終致力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二零二二至二零二四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董事會建議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二零二四年末期現金紅利人民幣1.03元(含稅)。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第四季度開啟新一輪回購工作,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已累計回購A股9,231萬股、H股2.08億股,回購總金額約合人民幣35.57億元,有效提升了投資者長期投資的信心。以全球通道建設,拓展發展新版圖加快全球陸海一體化和均衡化佈局,推動船隊結構和規模穩步優化升級,是本集團進一步夯實全球航運網絡競爭優勢的關鍵路徑。報告期內,本集團共接收了12艘、合計23萬TEU新船運力,包括多艘新一代的24000TEU環保型船舶、16000TEU巴拿馬型船舶和14000TEU高冷插拉美極限型船舶。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自營船隊運力已超330萬TEU。伴隨運力規模穩步增長,本集團通過積極推進協同合作,持續增密航線網絡佈局。本集團共經營的429條航線,在全球約145個國家和地區的629個港口均有掛靠,並且通過在新興市場開闢並升級新航線,在中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實現了貨量快速增長。面對航運聯盟深刻變局,本集團與海洋聯盟成員延長合作至2032年,並攜手海洋聯盟成員推出了DAY8、DAY9產品,以更高頻率、更廣覆蓋、更優品質的航線服務,有效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向市場釋放穩健運營的積極信號。本集團持續深化集裝箱航運板塊與港口板塊雙向賦能,聚焦秘魯錢凱碼頭歷史性開港,推出錢凱至國內口岸雙向最快交貨服務,並打造了「凱」旋門系列數字化供應鏈產品;將提升阿布扎比港服務能級與深度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相結合,開闢洋浦和阿布扎比港姊妹港直航服務;旗下港口公司年內完成埃及蘇科那集裝箱碼頭交割,簽署泰國林查班港碼頭投資協議,並持續提升比雷埃夫斯港等港服務能力,一批圍繞着關鍵樞紐港建設的一體化運營樣板正不斷打造成形,全球化發展版圖走深走實。以數智全鏈發展,激發生態新活力本集團始終堅持強化內外部共融共創,通過持續的資源投入和數字化轉型,致力構建安全、韌性、高效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報告期內,本集團成功開發供應鏈控制塔、智能倉儲、智能拖車、智能客服等系統工具並實現廣泛應用,進一步實現了供應鏈可視化、客服智能化,加速推動「航線產品」向「數字化供應鏈產品」的躍遷,並聚焦新業態,發佈了包括汽車整車、家電、跨境電商等多個行業物流解決方案,在提升全產業鏈效能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了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本集團創新設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亞班列」「跨里海多式聯運」「陸海快線+鑽石快航」等通道產品,並推出「隨心配」「全球易」「海鐵通」等系列定制化動態打包供應鏈組合產品,構建起一個數量達到38款、服務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鏈數字化供應鏈產品矩陣,進一步為全球貿易繁榮提供支持。二零二四年,除海運以外的供應鏈收入達到人民幣409.39億元,同比增長18.09%。行業生態建設方面,本集團成功承辦全球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海洋聯盟全球港航合作夥伴大會,依托GSBN數字化平台已簽發電子提單超過38萬單,自主研發的冷箱智能服務MyReefer平台SmartPTI覆蓋至澳洲、東南亞多國。在上下游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個更具生機活力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正不斷擴容壯大。以綠色低碳轉型,引領可持續發展作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航運企業,本集團順應綠色環保發展新趨勢、新要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定不移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綠色船隊建設方面,二零二四年,本集團簽署了12艘14,000TEU型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舶建造合同。加上往年已經公佈的船舶訂造和改造項目,本集團甲醇雙燃料船舶將達32艘,合計運力約59萬TEU,新能源船舶佔比得到進一步提升。2025年初,第一艘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中遠海運洋浦」輪已順利命名。生物燃料應用探索實踐方面,本集團實施了國內最大單船用生物燃料加注工作,為推動船隊綠色航運轉型和「綠色航運走廊」建設進一步提供助力,並為更多客戶頒發了基於GSBN區塊鏈驗證的Hi-ECO綠色航運證書,綠色運輸實踐得到進一步推廣,更好地滿足客戶對環保運輸的需求,並向着實現WelltoWAKE(全生命周期模式下實現碳減排)碳減排承諾更進一步。綠色智慧碼頭建設方面,旗下港口公司能效管理平台在國內控股碼頭全部上線、智能集卡在碼頭規模化應用、國內最大單一碼頭分佈式光伏項目在CSP廣州南沙海港碼頭投用、廈門遠海碼頭第三次獲評亞太綠色港口稱號等一系列成果,推動港口公司從綠色低碳踐行者加速向綠色航運引領者轉變。以資本為紐帶,實現價值共創共贏本集團秉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以資本為紐帶,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報告期內,本集團先後參與了美的集團、安吉物流股權認購項目,並戰略性入股鹽田港,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提升對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持股比例至19%。上述股權合作,深化了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戰略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本集團的整體效益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本集團被新增納入中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指數、上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中證央企紅利50指數、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中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等多個紅利指數樣本,可持續回報能力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展望未來,複雜多變仍將是集裝箱航運業的主基調。一方面,地緣政治影響更大、紅海局勢的不確定性、貿易關稅政策烈度更強等,使得全球貨流結構持續深刻演變;另一方面,全球經濟韌性發展、新興市場崛起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形勢給集裝箱航運市場帶來新機遇。在此背景下,本集團將以全球客戶需求為導向,圍繞自身「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台」的定位,更加前瞻性、系統性地加快全球化、規模化發展,提速數字智能、綠色低碳轉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业务展望

  • 2024-12-31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3-03-31
  • 2022-12-31
  • 2022-06-30
  • 2021-12-31
  • 2021-06-30

集裝箱運輸業務本公司致力於優化全球化佈局,加快推進雙品牌船隊、箱隊規模化發展,保持行業第一梯隊兼顧實現船隊穩定、新舊交替、綠色低碳、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的經營目的。本公司雙品牌船隊建設立足於鞏固東西主幹線、拓展新興市場航線、發展區域市場航線,同時加快各細分市場運力投入,包括北美、歐洲、大西洋、拉美、非洲、中東、南亞、拉美區域及內貿市場。二零二五年一月,雙品牌所在海洋聯盟發佈DAY9航線產品,合作運力規模超500萬TEU(其中預計綠色能源運力約佔40%),共同運營41組東西幹線航線,提供超過520組直達港到港服務,在規模和服務頻率上保持領先優勢。本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運營、構建上下游數字化生態圈。在數字化浪潮的時代背景下,本公司繼續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聚焦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兩大新賽道,持續推動技術革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本公司將依託大數據、AI等前沿信息技術,持續完善運價、艙位管理平台和智能調箱系統功能機制,推廣智能客服平台,加快冷箱智能物聯網設備全覆蓋安裝。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本公司積極順應新趨勢,做好前瞻性規劃,確保始終走在行業綠色發展前列,通過各種舉措推動船隊年輕化、綠色化,不斷優化船隊結構。結合環保新規要求,動態做好節能減排實船試點和履約技改工作,確保滿足國際國內監管要求,履行企業責任。積極探索綠色甲醇等新能源燃料的供應鏈體系建設,為公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碼頭業務公司將繼續以全球佈局為核心發展戰略,持續提升現有全球網絡服務效能。加速新興市場、區域市場和第三國市場投資佈局。緊盯雙品牌和海洋聯盟運力新增規模重點投入的區域和市場,通過投資或收購產業鏈上下游全球性資源,為中遠海運集團的高質量全球通道建設提供供應鏈資源節點保障。公司將以精益運營為核心管理理念,採取多元化策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航運聯盟新格局下,通過提升服務水平鞏固競爭優勢,助力精準營銷。強化通道建設,提升CSP武漢碼頭、比雷埃夫斯碼頭、CSP阿布扎比碼頭等關鍵樞紐港服務能級,持續將CSP錢凱碼頭打造成為南美第一智慧綠色港口。以科技創新賦能精益管理提升,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提高運營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公司將錨定「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兩大賽道,加快培育港口新質生產力。以數字智能為驅動,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加快構建聯通上下游的數字化生態圈。強化碼頭作業全流程自動化,深化人工智能等創新應用與碼頭業務場景融合,實現由單一的碼頭裝卸業務向綜合物流服務拓展。聚焦綠色低碳,構建綠色低碳港口,持續擴大清潔能源覆蓋及應用,加快碼頭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積極參與綠色燃料供應鏈建設、打造全鏈綠色低碳產品,樹立綠色低碳品牌行業標桿,構築發展新優勢。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终端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终端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终端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终端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