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回顾
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收入為人民幣634.20億元,較二零二三年下降14.6%。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毛利為人民幣52.73億元,較二零二三年減少人民幣14.21億元,下降21.2%,其中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毛利同比減少人民幣12.04億元,下降58.3%。二零二四年的銷售費用、行政費用及融資成本三項合計為人民幣51.87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10.32億元,下降了16.6%。受年內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毛利下降及本集團確認非現金商譽減值人民幣4,045萬元的影響,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淨利潤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65億元和人民幣2.01億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分別減少人民幣4.20億元及人民幣3.72億元,下降71.8%及64.9%。撇除非運營項目商譽減值的影響,二零二四年我們經調整的淨利潤及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2.06億元和人民幣2.41億元。二零二四年,我們繼續對存貨進銷節奏和佔用資金額度實施了較為嚴格的管控,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們的存貨餘額為人民幣41.50億元,較二零二三年末下降4.9%,我們的存貨周轉天數保持在較為良性的25.8天。二零二四年,我們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5.18億元,同時我們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淨負債比率為10.2%,較二零二三年末下降2.0個百分點。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業務發展概述如下:新車銷售業務二零二四年新車銷量171,236輛,同比下降11.7%。全年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收入為人民幣494.55億元、同比下降16.0%。二零二四年下半年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毛利率為1.83%,環比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提升0.19個百分點。去年我們的獨立新能源品牌的新車銷量佔總體銷量已經超過10%,且新車毛利率大幅好於傳統油車品牌。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新車周轉天數保持健康水平,為25.2天。由於現階段汽車市場終端價格波動較大,各品牌企業通過數字化系統實現新車銷售節奏與存貨資金關聯的前置預警機制,並以周為單位對各企業新車資金、庫存等業務數據動態分析與對標評估,進一步促進了新車周轉效率的提升。新能源汽車業務二零二四年,眾多頭部新能源品牌在業務規模上都獲得了較為可觀的增長。行業內誕生了眾多有長遠影響力的爆款車型,比如小米SU7,問界M9等。其他諸如極氪、蔚來等頭部新勢力品牌也都表現良好。得益於前期相關品牌網點的佈局和調整,我們也順利承接了相應產品高增長的銷售服務需求和售後服務需求,幫助我們高質量承接新能源品牌銷售和售後端業務的快速拉升。在網絡佈局方面,我們也根據市場發展的方向,進一步聚焦了我們在獨立新能源品牌端的網點佈局方向。我們對於在產品智能化有較強競爭力且有較高知名度的頭部新能源品牌進行了網點佈局的拓展。同時,針對單店效率較低,特別是針對店效低於50台月銷量以及100萬售後月產值的門店進行了進一步的收縮和調整。最終,在銷售方面,我們全年所有的獨立新能源品牌銷量達到了18,485台,其中經銷模式銷量11,085台,直銷模式銷量7,400台。隨著問界M9、享界S9等高價值車型的上市,二零二四年新車平均售價從二零二三年人民幣24.3萬元提升到人民幣28.3萬元。同時,由於頭部品牌部分爆品長期熱銷,截止到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保持高銷量的同時,我們旗下主要經營品牌都擁有超過一個月的訂單深度,為二零二五年業務持續增長奠定基礎。在售後方面,二零二四年全年,獨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售後業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二零二四年全年維修收入為人民幣31,005萬元,同比增長95.2%;平均單車產值為人民幣3,114元,同比增長27.1%;二零二四年年末獨立新能源品牌售後保有客戶量達到57,400,較二零二三年末數增加超過3.2萬保有客戶量,增長率達到了134.3%,售後保有客戶新增量超過了全年新車銷售總銷量;當前,我們的獨立新能源品牌售後保有客戶量正在以月均11%的速度增長,增長速度快於新車銷售客戶增長速度,隨著高保有量品牌網點的不斷增加,獨立新能源品牌的售後業務將進一步快速提升。售後業務二零二四年我們維修保養相關服務收入為人民幣94.67億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上升0.1%,下半年較上半年環比提升3.4%。剔除企業關停並轉因素,我們持續經營的企業二零二四年維修保養相關服務收入與二零二三年相比,提升2.5%。二零二四年,我們的維修保養相關服務毛利率為40.45%,與二零二三年同期持平。二零二四年零服吸收率為79.2%,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上升12.5個百分點。用戶運營方面,我們持續保持粘性產品高滲透率,並根據用車習慣變化延長了保養業務招攬週期,以提升我們用戶全生命週期管理能力及成效。同時我們通過合作保險公司等異業渠道積極開展非管理內用戶售後業務營銷。通過以上措施截止二零二四年末我們管理內用戶數實現持續增長。機電維保業務方面,我們持續提升高毛利養護業務佔比,同時加強車間成本及結算管控工作,促進盈利能力提升,二零二四年機電維保業務毛利率較二零二三年同比實現提升。我們持續深耕保險業務質量提升,在新保業務方面,我們持續提升三者險保額,以及醫保外用藥等附加險投保率,二零二四年我們新車單車保費同比實現提升。續保業務方面,通過強化過程管控,在有效控制營銷成本的同時,確保續保台次及規模實現提升。事故車業務方面,我們堅持通過事故線索全員營銷、涉車保險產品以及數字化管理工具應用,持續提升事故車業務運營質量,二零二四年下半年我們鈑噴台次環比上半年實現提升。同時我們積極與保險公司開展「以修代換」等合作,以應對保險公司理賠定損政策收緊的影響。在庫存控制方面,我們根據業務規模及庫存情況及時調整採購策略,嚴格控制預付款及非常用零部件用品採購,使我們二零二四年末零部件用品庫存金額較二零二三年末同比下降8.0%。二手車業務永達二手車一直採取「穩健運營,高效周轉,嚴控風險,轉型發展」的業務策略,積極化解新車行情快速下行給二手車業務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同時積極應對新能源二手車業務場景的機會和挑戰,在鞏固存量、業務創新、效率優化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二零二四年新舊比43.8%,二手車交易規模74,969台,同比下降19.4%,其中:經銷規模36,488台,所帶來的經銷收入為人民幣37.78億元,同比下降28.4%;經銷毛利人民幣2.11億元;平均單台經銷收入人民幣10.4萬元,經銷毛利率為5.59%。在劇烈波動的不利市場環境下,我們依然保持了新舊比穩中有升,存貨周轉健康高效,確保了業務規模和盈利性。下半年我們積極利用各類補貼開展置換業務,結合國家報廢補貼政策與當地報廢機構形成戰略合作,以穩定的高置換率確保新車銷售。零售佔比穩中有進,通過金融、保險、延保等衍生業務提升盈利,通過嚴格的周轉和資金管理,庫存健康前提下規模提升。下半年新舊比45.4%,環比提升3.3個百分點。下半年二手車交易規模39,733台,環比提升12.8%。其中:經銷規模19,463台,環比提升14.3%,經銷毛利率5.57%,環比持平。我們持續深化「2+1」二手車新零售商業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平台化的業務格局。持續強化數字化運營能力,積極打造官網、新媒體和垂媒結合的營銷矩陣,推進線上交易。建立區域集中化的二手車整備中心,以規模化運作與標準化流程,大幅提升整備效率與周轉效率,縮短車輛從收車到營銷的週期。10月成功發佈「永達官方認證新能源二手車品牌」,加強新能源二手車的佈局。檢測、拍賣、物流、辦證等供應商進一步統籌優化優勝劣汰,打造了一套國內領先的二手車流通體系。憑借二手車零售業務,實現盈利規模提升以外,擴大了保客規模,增強客戶粘性。同時,我們積極探索並捕捉存量市場的增量機會,創新業務模式,包括1)與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進行批量車源的深度合作,幫助廠家開展訂閱租售、車輛處置和穩定殘值,也為自身渠道帶來穩定優質零售車源;2)加速佈局新能源二手車的新渠道,與多家新能源廠家就新渠道二手車置換、零售等方面展開合作;3)實行二手車集中定價和處置模式,探索開放化、市場化、平台化運營;4)積極推進二手車出口,實現多元化的銷售策略。網絡變化二零二四年我們繼續通過不同方式來優化現有網點的品牌結構以及區域分佈,對於有較強品牌力,但所在區域位置不佳的門店,調整網點位置將有助於提升單店銷量及效率,特別是一些新能源品牌;對於品牌力弱,但所在區域好的門店,我們採取品牌替換,特別是針對一些傳統品牌;對於品牌力較弱且規模小的門店,我們採取歇業的方式來避免經營風險。去年我們通過這三種方式,一共關停並轉了18家4S店和4家展廳。在新開業方面,2024年我們新開業了12家網點,包括2家寶馬,2家小米,2家鴻蒙智行,2家小鵬,1家Smart,2家極氪售後服務中心以及1家蔚來售後服務中心。在此之外,我們還新獲取了不少新能源品牌的授權,主要包括鴻蒙智行授權及一些新能源的售後維修授權。截止到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們運營的網點共計221家。下表載列我們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已開業網點詳情及變動:管理不斷提升二零二四年,面對汽車市場的持續變革與激烈競爭,公司始終堅持以「增效」和「穩健」為核心原則,積極應對市場挑戰,持續推進管理提升和業務優化。儘管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公司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精細化管理,確保了整體經營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網絡優化與資產效率提升二零二四年,公司繼續加快不盈利企業的關停並轉工作,進一步優化品牌網絡結構。我們聚焦於頭部傳統豪華品牌及具有潛力的獨立新能源品牌,持續提升其運營管理效率。針對規模較小、盈利能力弱的網點,公司加快推進關停並轉,集中資源於核心區域和優質網點。同時,我們與品牌方緊密合作,推動現有展廳和售後物業的多元化利用,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在區域佈局方面,公司持續聚焦一二線城市及省會城市,這些區域不僅是汽車消費的核心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和豪華車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通過優化區域佈局,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在重點市場的競爭優勢。現金流與財務指標管理二零二四年,公司進一步加強了現金流管理,確保應收款的及時回收和庫存的高效周轉。通過優化應收款管理流程,公司不僅壓縮了應收款金額,還顯著縮短了回款週期,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在庫存管理方面,公司加強了品牌內資源的整合與協同,確保庫存周轉效率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核心財務指標方面,公司繼續保持健康穩健的財務狀況。流動資產能夠覆蓋負債,淨資產能夠覆蓋長期資產,這些關鍵指標均保持在良好水平,為公司應對市場波動提供了堅實的財務基礎。降本增效與共享管理二零二四年,公司繼續深化降本控費工作,特別是在人力成本和銷管費用方面進行了精細化管理。我們通過動態調整與業績緊密相關的生產性費用,確保每一筆支出都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同時,公司加快推進業務、財務和人力等共享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在數字化工具的助力下,公司實現了對各項費用的實時監控和動態調整,確保了經營提質增效的目標得以實現。數字營銷與新媒體私域陣營建設二零二四年,公司在數字營銷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我們繼續保持抖音平台的行業領先地位,同時積極開拓視頻號、小紅書等新興平台,進一步擴大了品牌影響力。通過啟動KOS賬號扶持政策,公司加大了對各媒體渠道的投入,顯著提升了新媒體平台的線索總量。二零二四年,公司新媒體平台線索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5%,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此外,公司代理的主要品牌(包括新能源品牌)在抖音等平台的粉絲數均位居全國頭部,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在數字營銷領域的領先地位。創新業務探索二零二四年,公司積極推動業務模式的創新與變革。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我們加大了對新能源品牌的投入,推出了多項創新服務,如電池租賃、電池檢測、創新保障業務等,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公司積極探索例如洗美、翻新等新商業模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新需求。在創新變革的推動下,公司不僅保持了傳統業務的穩健增長,還在新興業務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二零二四年儘管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驅動,確保了整體經營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持「增效」和「穩健」的核心原則,積極應對市場挑戰,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和管理的不斷提升。
业务展望
當下中國汽車行業的未來畫卷已經緩緩展開,展現了一幅充滿挑戰但又孕育變革的圖景,也將帶來經銷商的加速分化和格局重塑,但經銷商渠道也因其在品牌傳播、後市場服務能力方面的價值,將持續發揮主機廠品牌最忠實合作夥伴的重要作用。我們將持續緊跟市場趨勢,全面發力做強做大新能源重點品牌,聚焦做優做精豪華支柱品牌,持續保障售後業務穩健,繼續開拓升級二手車業務,推進主營業務結構改善和盈利提升;也將佈局電池循環和智能機器人產業,研究AI技術賦能提質增效,持續做好各類降本控費工作,確保經營現金流水平的健康,在保障整體穩健經營基礎上尋求逆勢突破。打造兩大陣營,實現「新能源」與「豪華車」協同發展領先格局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格局逐漸清晰,我們將著力推進品牌代理網絡結構優化和調整,通過打造新能源和傳統豪華兩大陣營,鞏固作為國內頭部汽車品牌領先經銷商的地位:我們將傾斜資源、精準發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業務,保持先發優勢,聚焦如鴻蒙智行等國內智能化領先、銷量及盈利表現佳的新能源重點品牌,通過存量資產轉換,實現重點新能源品牌網點的快速擴張,同時利用客戶保有基盤快速提升銷量貢獻,實現新能源在盈利貢獻上的突破。預計到2026年,新能源佔比集團總體新車銷量達到50%。我們也將不斷做優做精以寶馬、保時捷兩大品牌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業務。優化網絡結構、尋求量利平衡,不斷提升周轉效率與運營質量,鞏固我們的領先地位。預計到2026年,豪華車佔比集團總體新車銷量約40%;同時,我們也將保持售後維修業務的長期穩健發展,以及二手車業務的開拓升級,通過持續提升客戶保持率,創造用戶規模穩固增長以夯實客戶基盤,保障兩大陣營業務的協同發展和領先地位。積極擁抱新業務,實現「電池循環」與「智能機器人」前瞻佈局我們將持續佈局「電池循環產業」領域業務,以電池的檢、養、保、修四個產業發展為支點,打造新能源電池健康管理平台,形成電池循環產業的發展壯大。此外,我們也將持續孵化發展智能機器人業務,加快培育未來「人-車-機器人」新產業,探索智能人形機器人在未來銷售、租賃、維修保養等渠道場景落地實施。通過體系性建設並提供服務,目標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機器人科技服務企業。數智化賦能提質增效在大數據、AI技術熱潮更加高漲的大背景下,我們也將緊跟趨勢,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步伐,全面擁抱AI技術。我們已成立AI應用研究的專業部門,通過創新性的AI技術應用,探索研究AI在業務上、管理上、服務上的廣泛應用,提升經營管理效能,規避業務風險的同時,提升客戶體驗。用AI為我們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推動多領域實現創新突破。著力推進各項降本控費及現金流管控措施我們將持續落實各項成本和費用管控措施,進一步實行組織機構精簡、人員效能優化,同時持續做好場地租賃、營銷、行政等成本費用的嚴格管控,強化評估考核體系,實現我們銷售管理費用的有效降低。我們構建的用戶、財務和人力的「共享化平台」,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們也將持續通過發揮「共享化平台」資源集中,實現企業效率的持續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我們將強力保障本集團現金流,持續做好融資渠道與結構的優化及資金統籌管理,加強資金預測和使用分析,加速存貨周轉、加快各類應收賬款的回收,保持有效現金儲備,以嚴格的管控策略確保本集團經營現金流健康、穩定。人才儲備及培養助力行穩致遠隨著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四化」時代,我們也將同步加強在新能源、二手車、數字化、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及儲備,幫助我們實現快速的業務轉型及佈局。同時進一步優化考核和激勵機制,推進崗位評估及優勝劣汰,打造更符合未來趨勢、更具拚搏進取精神的綜合跨界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梯隊,保障我們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未來我們也將積極參與和持續響應國家「低碳」戰略並致力於踐行ESG相關企業社會責任,我們有信心能夠度過當下市場的轉型期,採取更積極的分紅和回購政策,用更穩健的業績回報我們的股東和投資者,實現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