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标
更多>>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149 | 每股股息TTM(港元) | --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0232 |
每股净资产(元) | 1.3515 | 派息比率(%) | -- | 股息率TTM(%) | -- |
法定股本(股) | 1,000,000,000 | 已发行股本(股) | 641,205,600 | 总市值(港元) | 3.783亿 |
每手股 | 2,000 | 已发行股本-H股(股) | 641,205,600 | 港股市值(港元) | 3.783亿 |
币种:人民币;数据说明:相关数据根据2024年年报计算所得。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指标名称 | 最新数据 | 上年同期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1.59 | 1.24 | 净利润(亿元) | 0.10 | -0.12 | 市盈率TTM(倍) | 36.60 | -11.48 |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 | 14.98 | -8.69 | 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 10922.70 | -183.22 | 市净率MRQ(倍) | 0.40 | 0.16 |
销售净利率(%) | 6.01 | -9.42 | 股东权益回报率(%) | 1.10 | -1.36 | 总资产回报率(%) | 0.59 | -0.78 |
币种:人民币;数据来源:2024年年报(最新数据),2023年年报(上年同期) |
相关资讯
更多>>相关公告
更多>>展望未來展望2025年,新一屆美國政府政策方向及利率走勢繼續左右環球金融市場。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核心通脹仍具韌性,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政策方向未明,聯儲局官員對於未來通脹不確定性採取審慎態度,放慢減息節奏。聯儲局2024年12月一如預期減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25%到4.50%之間。12月位圖顯示,聯儲局官員上調2025年至2026年利率預期,預計2025年只減息兩次,下調共50個基點,預測中值為3.9%,較9月的3.4%高。當局預期2025年通脹將較先前預期更為持續,預期通脹於2027年才達到2%,較早前預期的推遲一年達標。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目前接近或已到達放緩、暫停降息的時間點,未來降息將取決於通脹取得新的進展。本集團認為後續需要留意特朗普如何兌現其競選承諾,關注政策執行次序及節奏,其中收緊移民政策、減稅、加徵進口貨品關稅等料會重燃通脹,進一步令減息的空間收窄,預期2025年美元偏強,債息高位徘徊,並壓制風險資產的整體表現。歐元區經濟一度改善,但復甦並不牢固,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萎縮。若美國新一屆政府對進口商品全面實施關稅,歐洲出口活動將會受到打擊,經濟下行風險增加。與此同時,區內通脹回落,核心CPI回落至相當接近2%的政策目標,減息穩定經濟需求較大。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認為,歐洲央行不需要將政策利率處於遏止經濟的水平,而是應把利率訂在推動經濟增長的水平,市場預期歐洲央行2025年將接連減息。另外,法國大選後,儘管成功阻撓極右黨派上場,惟懸峙議會料會影響執政效率,政治前景不明朗,或會拖累歐元區資產走勢。中國方面,自內地2024年9月下旬推出政策「組合拳」後,第四季初經濟溫和回暖,惟其後動能再度減弱,加上未見增量重磅政策進一步落地,投資者風險胃納再度有所收斂。展望2025年,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依然較多下,內地經濟復甦續面臨挑戰,本集團預期內地仍須透過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持經濟穩步增長。若2025年內地出台政策力度超預期,外資對內地市場重拾信心,資金重新流入,將刺激A股交投暢旺。香港方面,受外圍環境影響,經濟復甦步伐較預期慢。2024年第三季實質GDP按年增長1.8%,增速顯着低於首兩季的2.8%及3.2%。首三季合計,實質GDP按年增長2.6%。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GDP在第三季下跌1.1%。考慮到首三季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香港政府將2024年全年實質GDP增長預測由8月覆檢時的2.5%至3.5%,向下修訂至2.5%。標普全球公佈,香港12月PMI經季節調整後為51.1,按月跌0.1,產出、新訂單、就業、採購庫存分項指數都下跌,當中海外及內地的新增訂單量均減少,整體訂單增長放緩至3個月最低,企業繼續看淡業務前景,營商環境仍然偏弱。根據彭博綜合預測,市場預計香港2025年全年經濟增長2.2%,較2024年預測增長2.5%放緩。2025年港股面臨的下行風險仍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中美角力、高利率環境延長及美元流動性進一步收緊,或導致資金撤出香港;另外,內地經濟活動內生動力不足,拖慢企業盈利改善步伐,而且內地房地產市場資金鏈壓力仍未完全緩解,續壓制投資者風險胃納,靜候催化劑扭轉大市氣氛。經濟方面,隨着中港兩地更頻繁的互通互聯,以及在「粵港澳大灣區」加深融合的帶動下,香港仍作為外資進入內地的橋頭堡,長期續利好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同時,中港股市、債市在續深化融合,穩步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另一方面也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本集團將會繼續加強與信達證券業務協同,加大力度共同策劃打通境內外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做好信達證券境外業務平台角色。具體重點放在跨境理財通業務,並與信達證券共同制定業務發展規劃境內機構境外發行債券、境內企業香港IPO、境內機構境外重大資產重組等投行業務、H股全流通的跨境經紀業務、跨境資管產品創立以及兩地研究部門互發研報機制設立以拓展跨境一體化投行服務。同時本集團將繼續圍繞中國信達集團主業,作為中國信達生態圈在境外設立全牌照證券機構。本集團會繼續推動各業務板塊的發展,一方面進一步促進協同業務發展,持續優化公司內部管理,提升資產能力,同時繼續保持穩健經營、合規經營;另一方面,對外則深化與信達證券及中國信達生態圈的合作,以達至多贏局面。在資產管理方面,持續拓展市場化資管業務是本集團未來轉型和發展的方向。同時將發掘系統外優質的客戶資源,特別加強同央企、國企和其他金融企業的合作和聯動,從資管、融資和投資業務入手,發掘更多的資管或者公司相關其他業務機會。銷售及交易業務將會以穩健及嚴守風險的原則,致力增加業務量及市場份額,拓展境內外機構、企業及高淨值客戶;本集團旗下的證券公司將繼續朝着財富管理方向發展,把產品多元化,放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積極加速推進跨境理財通南向業務落地,以滿足客戶在資產配置上的需要。在企業融資業務方面,將維持股權業務及債權業務並行發展。股權業務在積極推進保薦人業務及承銷服務之餘,憑着集團的資源,全力拓展併購業務。債權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繼續抓住中資境外債券的承銷及投資機會,挖抓不同類別客戶的發債需求;為客戶度身設計方案,抓緊發行窗口為客戶服務,實現「股債」一體化。固定收益投資業務將繼續輔助債權類企業融資業務及抓住境外債券的投資機會。此外,本集團相信2025年本地市場將保持正面情緒。因此憑着目前已建立的基礎,通過不同的措施,加強協同力度以及拓展自身市場化業務。本集團的財務狀況仍然穩健,而本集團已經做好準備,以面對現時的困難環境,冀望2025年能把握各種市場機遇,強化本集團全年業績,提升股東長期回報。
市場情況2024年仍然是充滿波動及不確定性的一年。在政治方面,隨着俄烏衝突進入白熱化階段以及中東地區一帶之衝突沒有平息的跡象;而這些衝擊全球供應鏈,不但影響經濟活動復甦進程,同時大幅推高通脹。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24年美國大選獲勝後揚言會大幅增加中國關稅,並會就巴拿馬運河及格陵蘭問題和有關國家進行談判,有關舉措令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在經濟方面,在後新冠時代不同國家的經濟都呈現不同程度的恢復。有些國家不斷增加利率以壓抑通脹;有些國家如日本仍然維持低利率。在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經過幾次減息後,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核心通脹仍具韌性,下半年核心個人消費開支(「PCE」)指數重新加快,按年增速由7月的2.7%加快至11月的2.8%。美國就業市場大致穩健,12月非農就業職位增長25.6萬人,高於市場預期。市場關注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將會引發通脹重燃,收窄減息空間。美匯指數於第四季急劇上漲7.7%,全年升7.1%。截至12月底,10年期國債孳息率收報4.5690厘,2年期國債孳息率收報4.2416厘,季內息差較第三季擴闊至33個基點。企業業績及前瞻指引勝市場預期,推動美股三大指數第四季升0.5%至6.2%,全年升幅介乎12.9%至28.6%。歐洲方面,歐元區2024年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大致保持回落,歐洲央行12月一如預期減息0.25厘,將主要再融資利率降至3.15厘,並將存款工具利率下調至3厘,是2024年第4次減息。歐洲央行12月預測2024年平均通脹率2.4%,2024年預測經濟增長0.7%,同樣較9月預測低0.1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改善,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0.9%,增速較首兩季的0.4%及0.5%有所加快。由於歐洲政局不穩,龍頭國家如德法經濟景氣度下滑,歐元兌美元第四季跌7.0%,全年跌6.2%。內地方面,內需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人行會議指要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降准降息,引導銀行充分滿足有效信貸需求、增強信貸增長穩定性。內地10年期國債收益率第四季收報1.675厘,按季跌54個基點,全年累跌89個基點。美國放緩減息節奏,截至12月底,中美息差倒掛按季擴闊至289個基點,第三季息差為157個基點。美匯攀升,加上息差進一步擴闊,第四季人民幣受壓,在岸人民幣(「CNY」)及離岸人民幣(「CNH」)分別跌3.9%及4.5%,全年分別跌2.7%及2.9%。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區間震盪,第四季收報3,351點,微升0.5%,全年升12.7%。香港方面,受外圍環境影響,香港經濟增長放緩。儘管年內服務輸出進一步上升,整體投資開支延續增長,但難抵貨物出口增長放緩,私人消費開支持續下跌。實質GDP在第四季按年增長2.4%,優於第三季度之1.9%;但明顯慢於首兩季的2.8%及3.2%。全年合計,實質GDP按年增長2.5%。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GDP在第四季上升0.8%。本地消費持續疲弱,香港全年零售銷售額按年下跌7.3%,跌幅與上月持平。考慮到2024年的實際數字以及短期前景,香港政府將2024年全年實質GDP增長預測由8月時覆檢的2.5%至3.5%向下修訂至2.5%。2024年香港股市大幅波動,自1月創2022年10月以來低位後逐步回升,主要受聯儲局等環球主要央行相繼降息,加上內地第三季末推出組合拳穩定經濟,市場信心有所修復。恒生指數第四季收報20,059點,跌5.1%,全年升17.7%。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收報7,289點,跌2.9%,全年升26.4%。恒生科技指數收報4,468點,跌6%,全年升18.7%。港股成交回暖,12月日均成交金額1,420億港元,按年上升44%,2024年日均成交金額為1,318億港元,按年上升26%。北水持續流入,2024年北水淨流入8,079億港元,按年增長1.5倍。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方面,美國進入減息週期,內地發出穩增長訊號,利好市場氣氛,第三季迎來較大型的IPO集資,2024年累計集資額為875億港元,按年增加89%,全年新增上市公司共有71家,略低於2023年的73家。中資離岸債券市場方面,2024年全年中資離岸債總發行規模約2,282億美元,按年增長逾29%。剔除地產板塊重組相關的部分後,2024年中資離岸債實際發行規模為2,224億美元。隨着聯儲局進入減息週期,加上穩定房地產政策接連出台,及部分出險房企陸續取得重組進展,離岸中資美元債反彈,其中MarkitiBoxx亞洲中資美元債券指數全年升6.7%。MarkitiBoxx亞洲中資美元高收益債券指數全年升16.8%,MarkitiBoxx亞洲中資美元房地產高收益債券指數全年升38.3%。整體表現2024年,本集團秉承過往的經營戰略,作為中國信達體系內在境外設立的全牌照證券機構,作為中國信達集團生態圈連接國際資本市場的樞紐及海外資管中心,主打中國概念,提供輻射全球的跨境投資銀行服務。本集團年內發展四大業務板塊─資產管理、企業融資、銷售及交易業務及固定收益投資。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規模輕微增長1%,收益則跟去年持平;企業融資方面,債權類業務有較大幅的改善,所以收益同比有所增長,銷售及交易業務收益則比去年輕微下降3%;固定收益投資收益比去年增加,主要因債券投資平均規模比去年同期增加167%;而攤佔聯營公司的業績則和去年相比減少15%,因此本集團整體利潤錄得稅後利潤為1,034萬港元,而去年則錄得稅後虧損1,285萬港元,較去年上升181%。2024年總收入為17,190萬港元(2023年:13,639萬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6%,其中營業收益為19,188萬港元(2023年:14,122萬港元),較去年上升36%。其他收入為595萬港元(2023年:1,207萬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1%。其他虧損淨額為2,593萬港元(2023年:虧損淨額1,690萬港元),虧損較去年同期上升53%,主要因為出售兩家境內附屬公司匯兌損益重新分類至損益項目。開支方面,本集團着力控制成本,人員費用同比下跌10%;加上主動壓縮其他營運支出,因此經營成本(不包括佣金開支,財務費用以及減值準備)為10,599萬港元(2023年:11,587萬港元),較去年下跌9%。而財務費用較去年同期上升16%,主要因為平均借貸額同比增加55%。本集團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應佔聯營公司的溢利為2,070萬港元(2023年:2,435萬港元),較去年下跌15%,主要是由於一間從事基金管理及私募股權投資的聯營公司業績較去年有所下跌;但另外一間從事基金管理的聯營公司及其管理的絕對回報基金的業績同比則錄得增長,因此抵消部分跌幅。結果,本集團全年稅前利潤為3,102萬港元(2023年:虧損17萬港元),權益持有人應佔稅後利潤為1,034萬港元(2023年:虧損1,285萬港元)。資產管理2024年本集團資產管理分部仍然以輕資產經營,作為中國信達生態圈連接國際資本市場的海外資產管理的服務中心,積極圍繞中國信達集團主業開展業務,聚焦問題資產業務方面開拓,並通過加強市場化資管業務經營,積極探索跨境不良資產創新業務。該分部在年內繼續探索及拓展減持專項資管項目及一些境內問題資產基金,在第四季度也成立了公募開放性貨幣基金,資管規模儘管較去年增長1%至518億港元,但部分資管存量項目在去年下半年或本年內服務期結束,以及新增項目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下費率減少,全年基金管理費收入為4,222萬港元,同比下跌10%;但年內完成三筆新增諮詢顧問費項目,錄得900萬港元的收入。因此該分部於年內營業收益為5,705萬港元(2023年:5,703萬港元),和去年持平。該分部在嚴密控制成本下全年溢利上升35%至2,143萬港元(2023年:1,592萬港元)。本集團與各聯營公司積極合作,拓展多元化的業務,其中一間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聯營公司受市場波動負面影響令業績同比有所下降,但另外一間從事基金管理的聯營公司及其管理的絕對回報基金的業績同比有所增長,抵消部分跌幅。故本集團全年應佔聯營公司的溢利為2,070萬港元(2023年:2,435萬港元)。企業融資企業融資業務繼續以股權及債權的發行為客戶服務。該分部股權類業務在年內深受香港IPO市況影響沒有明顯改善,但仍能增加兩個IPO保薦人項目儲備,並於年內僅完成幾項承銷以及財務顧問及合規顧問項目。至於債權類業務,受惠於中資離岸債券市場氣氛改善,年內該分部能把握中資境外債券市場之熱潮,完成28個境外發行項目,全年錄得承銷費收入為4,275萬港元,比去年876萬港元上升388%。因此該分部於年內營業收益錄得4,812萬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923萬港元上升了150%,而該分部於年內錄得利潤2,645萬港元(2023年:虧損455萬港元)。銷售及交易業務香港證券市場在下半年有所改善,交投量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券商仍然經營困難,根據聯交所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39家券商停止營業。截至12月31日,恒生指數收報20,059點,較2023年底收市的17,047點累計上升3,011點或17.67%。日均成交金額為1,318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上升26%;但分部營業收益從上年的4,935萬港元下跌3%至本年的4,797萬港元,其中佣金收入為2,321萬港元(2023年:2,236萬港元),證券融資利息及其他利息收入為2,476萬港元(2023年:2,699萬港元)。鑒於香港證券市場未有大幅改善,該分部在下半年對一筆證券融資貸款持謹慎態度作出若干減值計提,令該分部的虧損增加至2,089萬港元(2023年:虧損738萬港元)。固定收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業務是於本年內新增的可呈報分部,由先前呈報予資產管理分部項下的固定收益投資分部重組而成,主要輔助債券承銷業務及投資中資境外債券為主,以持有至到期為主要投資策略。該分部在全年抓住中資境外債券的投資機會,在嚴控風險之下,全年平均債券倉位為6,245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67%。因此該分部於年內收益為3,874萬港元,比去年的1,504萬港元上升了158%,而該分部於年內錄得利潤1,657萬港元(2023年:165萬港元)。
分红派息
更多>>最新公告日 | 财政年度 | 分红方案 | 分配类型 | 除净日 | 截止过户日 | 发放日 |
---|---|---|---|---|---|---|
2022/05/12 | 2021 | 每股派港币0.02元 | 年度分配 | 2022/05/16 | 2022/05/18-2022/05/20 | 2022/06/13 |
2021/06/09 | 2020 | 每股派港币0.03元 | 年度分配 | 2021/06/18 | 2021/06/22-2021/06/24 | 2021/07/09 |
2008/09/04 | 2007 | 每1股分派1股Hantec Pacific Limited股份 | 特别分配 | 2008/11/11 | 2008/11/13-2008/11/17 | -- |
直接/间接持股方 | 权益股份(股) | 权益占比 | 权益变动 | 股份类型 | 直接持股(股) | 权益性质 |
---|---|---|---|---|---|---|
直 信达证券(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股东 | 4.040亿 | 63.00% | 不变 | 普通股 | 4.040亿 | 实益拥有人 |
间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 | 4.040亿 | 63.00% | 不变 | 普通股 | -- | 受控制企业权益 |
间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 | 4.040亿 | 63.00% | 不变 | 普通股 | -- | 受控制企业权益 |
财务数据
更多>>币种:人民币
指标 | 2024年年报 | 2024年中报 | 2023年年报 |
---|---|---|---|
财务比率 | |||
每股基本收益(元) | 0.0149 | 0.0187 | -0.0181 |
每股净资产(元) | 1.35 | 1.34 | 1.33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02 | 0.06 | 0.08 |
总资产回报率(%) | 0.59 | 0.77 | -0.78 |
销售净利率(%) | 6.01 | 15.14 | -9.42 |
股东权益回报率(%) | 1.10 | 1.40 | -1.36 |
资产负债表(万元) | |||
资产总额 | 172,631.82 | 161,515.79 | 149,206.22 |
负债总额 | 85,973.37 | 75,786.67 | 64,009.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 86,658.45 | 85,729.13 | 85,196.73 |
利润表(万元) | |||
营业总收入 | 15,918.72 | 7,913.85 | 12,359.66 |
营业利润 | 3,775.00 | 1,660.53 | 163.30 |
税前利润 | 2,872.11 | 1,767.31 | -15.22 |
净利润 | 957.06 | 1,198.53 | -1,164.40 |
现金流量表(万元)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86.85 | 3,634.84 | 4,989.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7,669.46 | -17,094.77 | -9,040.09 |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290.99 | 13,582.50 | -1,725.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 25,508.70 | 47,406.97 | 47,062.81 |
公司概况
更多>>证券代码 | 00111.HK | 公司名称 | 信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证券简称 | 信达国际控股 | 注册地 | Bermuda 百慕大 |
上市日期 | 2000-08-01 | 公司成立日期 | 2000-05-30 |
证券类型 | 红筹股 | 董事长 | 张毅 |
交易所 | 香港交易所 | 公司网址 | www.cinda.com.hk |
所属板块 | 主板 | 所属行业 | 其他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