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地区分类 | 江苏分部 | 278.6亿 | 110.75% | 269.7亿 | 112.25% | 8.887亿 | 78.78% | 3.19% |
宁夏分部 | 8.588亿 | 3.41% | 8.165亿 | 3.40% | 4234万 | 3.75% | 4.93% | |
川陕分部 | 7.186亿 | 2.86% | 6.699亿 | 2.79% | 4872万 | 4.32% | 6.78% | |
上海分部 | 5.840亿 | 2.32% | 5.476亿 | 2.28% | 3637万 | 3.22% | 6.23% | |
山东分部 | 5.693亿 | 2.26% | 5.189亿 | 2.16% | 5041万 | 4.47% | 8.85% | |
广东分部 | 5.213亿 | 2.07% | 4.468亿 | 1.86% | 7444万 | 6.60% | 14.28% | |
东北分部 | 1.090亿 | 0.43% | 8761万 | 0.36% | 2141万 | 1.90% | 19.64% | |
分部间抵销 | -60.64亿 | -24.11% | -60.30亿 | -25.10% | -3432万 | -3.04% | -- | |
北京分部 | 0.000 | -- | 0.000 | -- | 0.000 | -- | -- | |
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455.6亿 | 98.27% | 435.6亿 | 98.33% | 19.95亿 | 96.91% | 4.38% |
其他(补充) | 8.033亿 | 1.73% | 7.397亿 | 1.67% | 6359万 | 3.09% | 7.92% | |
按产品分类 | 裸导体及其制品 | 301.8亿 | 65.09% | 299.4亿 | 67.59% | 2.326亿 | 11.30% | 0.77% |
电力电缆 | 121.2亿 | 26.15% | 108.4亿 | 24.46% | 12.87亿 | 62.55% | 10.62% | |
电气装备用电缆 | 23.07亿 | 4.98% | 19.52亿 | 4.41% | 3.546亿 | 17.23% | 15.37% | |
其他(补充) | 8.033亿 | 1.73% | 7.397亿 | 1.67% | 6359万 | 3.09% | 7.92% | |
海上风电 | 4.666亿 | 1.01% | 4.611亿 | 1.04% | 552.0万 | 0.27% | 1.18% | |
通信电缆及光缆 | 3.495亿 | 0.75% | 3.051亿 | 0.69% | 4440万 | 2.16% | 12.71% | |
光伏发电及维护 | 1.341亿 | 0.29% | 6394万 | 0.14% | 7011万 | 3.41% | 52.30% | |
按地区分类 | 南方地区 | 269.2亿 | 58.07% | 260.1亿 | 58.70% | 9.164亿 | 44.53% | 3.40% |
华东地区 | 94.04亿 | 20.29% | 87.52亿 | 19.76% | 6.522亿 | 31.69% | 6.94% | |
西部地区 | 58.81亿 | 12.69% | 56.56亿 | 12.77% | 2.247亿 | 10.92% | 3.82% | |
北方地区 | 22.79亿 | 4.92% | 21.67亿 | 4.89% | 1.129亿 | 5.49% | 4.95% | |
出口 | 10.70亿 | 2.31% | 9.820亿 | 2.22% | 8824万 | 4.29% | 8.24% | |
其他(补充) | 8.033亿 | 1.73% | 7.397亿 | 1.67% | 6359万 | 3.09% | 7.92%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地区分类 | 江苏分部 | 262.4亿 | 117.39% | 253.6亿 | 119.20% | 8.758亿 | 81.54% | 3.34% |
宁夏分部 | 6.707亿 | 3.00% | 6.449亿 | 3.03% | 2578万 | 2.40% | 3.84% | |
川陕分部 | 6.684亿 | 2.99% | 6.220亿 | 2.92% | 4647万 | 4.33% | 6.95% | |
山东分部 | 5.977亿 | 2.67% | 5.436亿 | 2.55% | 5408万 | 5.04% | 9.05% | |
上海分部 | 5.162亿 | 2.31% | 4.826亿 | 2.27% | 3359万 | 3.13% | 6.51% | |
广东分部 | 4.155亿 | 1.86% | 3.511亿 | 1.65% | 6436万 | 5.99% | 15.49% | |
东北分部 | 7038万 | 0.31% | 5611万 | 0.26% | 1427万 | 1.33% | 20.28% | |
北京分部 | 24.04万 | 0.00% | -- | -- | -- | -- | -- | |
分部间抵销 | -68.26亿 | -30.54% | -68.22亿 | -32.06% | -381.6万 | -0.36% | --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工业 | 429.2亿 | 97.99% | 406.5亿 | 98.01% | 22.67亿 | 97.69% | 5.28% |
其他(补充) | 8.806亿 | 2.01% | 8.271亿 | 1.99% | 5349万 | 2.31% | 6.07% | |
按产品分类 | 裸导体及其制品 | 256.1亿 | 58.48% | 254.0亿 | 61.24% | 2.135亿 | 9.20% | 0.83% |
电力电缆 | 132.0亿 | 30.14% | 116.5亿 | 28.10% | 15.48亿 | 66.71% | 11.72% | |
电气装备用电缆 | 24.17亿 | 5.52% | 21.25亿 | 5.12% | 2.922亿 | 12.59% | 12.09% | |
海上风电 | 10.79亿 | 2.46% | 9.285亿 | 2.24% | 1.506亿 | 6.49% | 13.96% | |
其他(补充) | 8.806亿 | 2.01% | 8.271亿 | 1.99% | 5349万 | 2.31% | 6.07% | |
通信电缆及光缆 | 6.051亿 | 1.38% | 5.424亿 | 1.31% | 6271万 | 2.70% | 10.36% | |
按地区分类 | 南方地区 | 291.7亿 | 66.60% | 279.0亿 | 67.26% | 12.70亿 | 54.75% | 4.36% |
北方地区 | 47.23亿 | 10.78% | 43.91亿 | 10.59% | 3.322亿 | 14.32% | 7.03% | |
华东地区 | 43.97亿 | 10.04% | 40.06亿 | 9.66% | 3.910亿 | 16.85% | 8.89% | |
西部地区 | 39.01亿 | 8.91% | 36.78亿 | 8.87% | 2.236亿 | 9.64% | 5.73% | |
其他(补充) | 8.806亿 | 2.01% | 8.271亿 | 1.99% | 5349万 | 2.31% | 6.07% | |
出口 | 7.279亿 | 1.66% | 6.781亿 | 1.63% | 4978万 | 2.15% | 6.84%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地区分类 | 江苏分部 | 261.5亿 | 117.56% | 251.7亿 | 119.63% | 9.767亿 | 81.34% | 3.74% |
宁夏分部 | 8.488亿 | 3.82% | 8.313亿 | 3.95% | 1743万 | 1.45% | 2.05% | |
山东分部 | 6.188亿 | 2.78% | 5.649亿 | 2.69% | 5387万 | 4.49% | 8.71% | |
上海分部 | 6.116亿 | 2.75% | 5.721亿 | 2.72% | 3958万 | 3.30% | 6.47% | |
四川分部 | 6.110亿 | 2.75% | 5.631亿 | 2.68% | 4786万 | 3.99% | 7.83% | |
广东分部 | 4.039亿 | 1.82% | 3.519亿 | 1.67% | 5207万 | 4.34% | 12.89% | |
东北分部 | 6050万 | 0.27% | 4567万 | 0.22% | 1483万 | 1.24% | 24.52% | |
北京分部 | 4470万 | 0.20% | 4358万 | 0.21% | 112.2万 | 0.09% | 2.51% | |
分部间抵销 | -71.06亿 | -31.95% | -71.03亿 | -33.76% | -266.2万 | -0.22% | -- |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承接新时代航空工业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主责,做精主业,继续实施开源节流、强身健体、提质增效等工作,全面推进宝胜“11366”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质态稳中有进,公司稳居线缆行业头部企业阵营,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一)市场开拓工作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愈发内卷的市场环境,公司着力加快推进营销转型,成功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基本稳住市场基本面。一是进一步夯实电力能源市场,上半年在国网区域联采中,宝胜股份中标11.07亿元,中标28个包件,涵盖所有区域,综合排名第四;中标南网4.04亿元。二是聚焦高端化发力,持续取得业绩新突破,核电项目履行订单1.24亿元,高速平行线缆形成批量交付,中标中国商飞集谈集采航空绕包线及电磁干扰屏蔽套管等,并在电气装备、工业机器人、舰船等多个装备领域取得新的业绩。三是加大国际业务开拓,上半年直接出口共完成8.27亿元,同期增长27.4%;同时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化渠道合作,中标中建安装泰国、中国机械赞比亚、中铝物资几内亚等多个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间接出口约1.4亿元。(二)技术研发方面上半年,公司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升。围绕高端装备线缆、海洋工程系统线缆、新能源系统线缆、新基建系统线缆方面等八类领域开展持续攻关,在机器人移动线缆、直流脉冲线缆等产品完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大尺寸高强度抗拉线缆、聚丙烯线缆、水密特种线缆等产品完成委外检测,公司上半年承担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2项,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牵引动力电缆、“国和一号”核电站用严酷环境下1E级橡胶电缆产品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轨道交通用高安全低释热无卤低烟B1级阻燃(耐火)电缆入选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重大前沿性、开创性、创新性技术开展研究。同时,公司自主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工装设备对核心技术攻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撑与拓展。(三)生产管理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推进工作。在报告期内,完成了6S标准化手册的版本更新,并对工作场所全面整理整顿,合理规划物料、工具摆放区并明确标识,员工素养与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部门职责,跨部门协作更为顺畅;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去除繁琐低效环节,保障生产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公司深度聚焦“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以采购管理、质量管控、仓储管理、生产过程管控、设备改进、工艺革新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关键设备配置及技术改造超百项,推动全工序生产设备升级,提高关键工序生产效率;优化供应商的筛选与管理,规范新供应商准入及供应商考核,强化核心材料质量管控;加强生产源头把控,构建材料耗用全流程监管机制,降低生产环节的物料损耗;组建工艺革新专项团队,攻克关键工序的技术难题,达成降本目标。(四)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以“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为核心,全面推进五大攻坚战和五大行动,开展月度质量主题及季度质量安全监督评价活动、严格落实“三级责任”、统筹实施宝胜质量能力提升专项工作,以此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1231”循进质量管理法,通过持续的PDCA循环,检查问题、解决问题,强化三道防线建设,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恪守质量标准。按照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V3.1的评价标准要求,持续推进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并发布航空体系及IRIS轨道交通体系管理手册。1-6月份,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9.92%,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内部质量问题同比下降51.3%,外部质量投诉同比下降32.4%。(五)财务管理方面上半年,财务部门协同供应、结算等部门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等支付方式的替代工作,通过使用信用证、保函等方式,优化支付结算手段,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已开立并流转供应链金融,开立“建信融通、工银e信”等流通性最大的平台,根据同期的利率测算,财务费用下降约4,000万元。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贷款结构,严控新增贷款规模,压降存量贷款利率,公司平均财务成本较同期明显下降。公司全力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财务共享、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五大平台,将数智化赋能公司财务管理,以目标为导向,推动公司财务从传统向全面信息化转型。公司信息化、数智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