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一般项目: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塑料制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生物基材料制造;密封用填料制造;密封胶制造;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生物基材料销售;密封用填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新化学物质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聚氨酯 24.66亿 92.31% 21.19亿 91.95% 3.466亿 94.59% 14.06%
其他(补充) 1.179亿 4.42% 1.150亿 4.99% 292.6万 0.80% 2.48%
新能源制件 8741万 3.27% 7052万 3.06% 1689万 4.61% 19.32%
按产品分类 革用聚氨酯 17.91亿 67.05% 15.02亿 65.19% 2.887亿 78.78% 16.12%
聚酯多元醇 4.229亿 15.83% 3.784亿 16.42% 4449万 12.14% 10.52%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 2.518亿 9.43% 2.384亿 10.34% 1345万 3.67% 5.34%
其他(补充) 1.179亿 4.42% 1.150亿 4.99% 292.6万 0.80% 2.48%
新能源制件 8741万 3.27% 7052万 3.06% 1689万 4.61% 19.32%
按地区分类 浙江 5.510亿 20.63% 5.191亿 22.53% 3190万 8.71% 5.79%
福建 5.270亿 19.73% 4.654亿 20.20% 6157万 16.80% 11.68%
江苏 5.023亿 18.81% 3.821亿 16.58% 1.202亿 32.80% 23.93%
上海 3.465亿 12.97% 2.532亿 10.99% 9329万 25.46% 26.92%
广东 1.926亿 7.21% 1.855亿 8.05% 704.4万 1.92% 3.66%
安徽 1.708亿 6.39% 1.547亿 6.71% 1608万 4.39% 9.42%
其他 1.533亿 5.74% 1.290亿 5.60% 2431万 6.63% 15.86%
其他(补充) 1.179亿 4.42% 1.150亿 4.99% 292.6万 0.80% 2.48%
外销 1.095亿 4.10% 1.004亿 4.36% 910.8万 2.49% 8.31%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革用聚氨酯 8.624亿 63.69% -- -- -- -- --
聚酯多元醇 2.016亿 14.89% -- -- -- -- --
其他(补充) 1.265亿 9.34% 1.258亿 10.45% 72.07万 0.48% 0.57%
弹性体及原液 1.226亿 9.05% -- -- -- -- --
其他主营业务 4099万 3.03% 10.78亿 89.55% 1.501亿 99.52% --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聚氨酯 24.62亿 90.78% 21.84亿 89.99% 2.778亿 97.55% 11.28%
其他(补充) 1.884亿 6.95% 1.900亿 7.83% -158.5万 -0.56% -0.84%
新能源制件 6153万 2.27% 5297万 2.18% 855.7万 3.01% 13.91%
按产品分类 革用聚氨酯 18.69亿 68.92% 16.18亿 66.68% 2.508亿 88.07% 13.42%
聚酯多元醇 3.627亿 13.37% 3.403亿 14.02% 2239万 7.86% 6.17%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 2.302亿 8.49% 2.256亿 9.29% 461.7万 1.62% 2.01%
其他(补充) 1.884亿 6.95% 1.900亿 7.83% -158.5万 -0.56% -0.84%
新能源制件 6153万 2.27% 5297万 2.18% 855.7万 3.01% 13.91%
按地区分类 浙江 6.639亿 24.48% 6.208亿 25.58% 4311万 15.14% 6.49%
福建 5.347亿 19.72% 4.867亿 20.05% 4795万 16.84% 8.97%
江苏 4.454亿 16.43% 3.579亿 14.75% 8753万 30.74% 19.65%
上海 3.180亿 11.73% 2.359亿 9.72% 8213万 28.84% 25.82%
其他(补充) 1.884亿 6.95% 1.900亿 7.83% -158.5万 -0.56% -0.84%
其他 1.572亿 5.80% 1.420亿 5.85% 1522万 5.34% 9.68%
广东 1.379亿 5.09% 1.347亿 5.55% 320.2万 1.12% 2.32%
外销 1.335亿 4.92% 1.323亿 5.45% 115.1万 0.40% 0.86%
安徽 1.329亿 4.90% 1.269亿 5.23% 603.3万 2.12% 4.54%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革用聚氨酯 8.796亿 69.98% -- -- -- -- --
聚酯多元醇 1.616亿 12.86% -- -- -- -- --
弹性体及原液 1.155亿 9.19% -- -- -- -- --
其他(补充) 7494万 5.96% 7515万 6.75% -21.14万 -0.15% -0.28%
其他主营业务 2521万 2.01% 10.39亿 93.25% 1.433亿 100.15% -4019.67%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聚氨酯 27.51亿 91.16% 24.79亿 90.88% 2.720亿 93.80% 9.89%
其他(补充) 1.820亿 6.03% 1.831亿 6.71% -110.1万 -0.38% -0.61%
其他主营业务 8478万 2.81% 6570万 2.41% 1907万 6.58% 22.50%
按产品分类 革用聚氨酯 21.26亿 70.47% 18.81亿 68.97% 2.454亿 84.62% 11.54%
聚酯多元醇 3.942亿 13.06% 3.739亿 13.71% 2030万 7.00% 5.15%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 2.300亿 7.62% 2.236亿 8.20% 631.9万 2.18% 2.75%
其他(补充) 1.820亿 6.03% 1.831亿 6.71% -110.1万 -0.38% -0.61%
其他主营业务 8478万 2.81% 6570万 2.41% 1907万 6.58% 22.50%
按地区分类 浙江 7.154亿 23.71% 6.747亿 24.74% 4066万 14.02% 5.68%
福建 6.610亿 21.91% 6.607亿 24.22% 33.29万 0.11% 0.05%
江苏 5.008亿 16.60% 4.426亿 16.23% 5819万 20.07% 11.62%
上海 3.999亿 13.25% 2.436亿 8.93% 1.563亿 53.90% 39.09%
其他(补充) 1.820亿 6.03% 1.831亿 6.71% -110.1万 -0.38% -0.61%
安徽 1.801亿 5.97% 1.645亿 6.03% 1563万 5.39% 8.68%
广东 1.503亿 4.98% 1.399亿 5.13% 1040万 3.59% 6.92%
其他 1.301亿 4.31% 1.192亿 4.37% 1092万 3.77% 8.40%
外销 9783万 3.24% 9918万 3.64% -135.4万 -0.47% -1.38%
 
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用科技革新美好生活”使命,坚持专注聚氨酯行业:充分利用产能,做大市场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聚氨酯应用领域;重点开拓生态环保和低碳再生材料,进一步巩固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探索应用相关性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经营发展战略。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维持了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一)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聚氨酯市场整体平稳。公司经营管理层通过对内优化生产管理、改进工艺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外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高毛利、高附加值的产品销量实现增量,同时通过技术研发,多款新产品逐步进入客户供应链体系,实现规模化量产,提高了公司整体效益。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297.59万元,同比增长1.17%;主营业务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8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5.98万元,同比增长9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361.83万元,同比增长84.86%。报告期内,公司三大类主要聚氨酯产品产量达到23.59万吨,同比增长6.55%;销售量达到23.38万吨,同比增长3.16%,公司上海、福建两个聚氨酯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品较好的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客户需求,基本实现产品产销平衡,市场份额稳中略升。报告期内,公司三大类主要聚氨酯产品销售情况如下:浙江汇得平湖工厂“新能源制件项目”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公司全年生产新能源各类制件产品715.39万件,同比增长82.80%,销售722.85万件,同比增长72.59%。(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重点经营上,坚持市场销售与研发协同,积极开展稳、增产品市场份额的营销策略。通过强有力的研发优势,持续的产品结构优化,大力推广客户差异化产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竞争优势,在经济低迷、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积极拓展和巩固产品市场份额的销售策略,主动贴近市场,及时发现客户需求,保持了现有产品销量的稳定,同时较大提升了公司效益。引进高端专业人士,强化市场分析和研究职能,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客户沟通研讨等方式加快开展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司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为公司挖掘和积淀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生产上,金山工厂、福鼎工厂、平湖工厂三个生产基地装置运行稳定,继续维持高开工率的生产状态。进一步加强降本增效工作的开展:通过优化生产管理、改进工艺、降低消耗、强化员工技能提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平湖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仅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制件产品的产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从而充分抵消市场竞争所致价格调整所造成的利润下降。江苏汇得“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完成立项备案和项目建设用地购买及土地证的取得,项目相关的各项建设审批工作在同步准备和报批中,预计2025年将进入实质建设阶段。管理上,公司持续优化升级组织架构,构建集团管控下“1+N”多工厂矩阵制运行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各专业高效协同服务于业务发展;推动以产品为单元的内部独立核算事业部机制、工厂“多快好省”导向的生产成本管理;加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规范流程、充分授权、高效协同。达成集团统一经营管理、属地工厂专业化低成本生产的有效运作,促进公司践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研发为根本”的经营理念。在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实施了2024年股权激励计划,并完成了首次股份授予,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关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技术研发上,继续秉承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开发理念;建立了RDM系统,研发管理步入信息化、系统化。继续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环保型无溶剂系列聚氨酯树脂、水性聚氨酯、功能型聚氨酯树脂的持续开发;持续开展差异化、定制化产品的开发:低温耐折、高耐化学品汽车革用;可吸纹、发泡型无溶剂;水性汽车革面层树脂;生物基汽车革;半导体液晶屏抛光用、高回弹高定型电子包装用功能性树脂等新型聚氨酯树脂材料实现量产。拓展基于生物基改性聚酯多元醇、胶黏剂用聚酯多元醇和环保型增塑剂的应用领域;开发切片料、共聚酯、聚碳酸酯等新型产品。完成新能源车电池包隔热缓冲垫一体化成型工艺;汽车内饰用环保胶粘剂(水性PU、PUR胶等)达成量产并稳定供货;在电子灌封胶、汽车玻璃密封胶、盖板密封粘结胶等产品领域也取得可喜的进展,未来将丰富及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效益。报告期内,申请2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安全环保方面,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领导带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积极配合和响应国家相关安全、绿色的生产经营方针、政策。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环保设施均稳定运转,对排污口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完善并优化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并通过验收,减少了废液,节约了电力、燃气等,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环境效益;开展多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和两次全员应急救援演练,较好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受荣誉情况2024年,在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取得行业或各级政府等方面一系列荣誉,主要如下:1、上海市慈善基金荣誉证书2、2024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品牌价值榜百佳企业3、2024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第84名)4、2024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第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