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储能设备 | 4.350亿 | 63.90% | 3.668亿 | 69.52% | 6820万 | 44.53% | 15.68%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2.457亿 | 36.10% | 1.608亿 | 30.48% | 8496万 | 55.47% | 34.57% | |
按产品分类 | 储能设备 | 4.347亿 | 63.86% | 3.665亿 | 69.48% | 6817万 | 44.51% | 15.68% |
电能计量配套产品系列 | 1.699亿 | 24.96% | 1.164亿 | 22.07% | 5351万 | 34.94% | 31.49% | |
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产品系列 | 7026万 | 10.32% | 4304万 | 8.16% | 2721万 | 17.77% | 38.74% | |
其他(补充) | 581.5万 | 0.85% | 155.1万 | 0.29% | 426.5万 | 2.78% | 73.33%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 | 3.356亿 | 49.31% | 2.694亿 | 51.07% | 6622万 | 43.24% | 19.73% |
华北 | 1.713亿 | 25.17% | 1.440亿 | 27.29% | 2732万 | 17.84% | 15.95% | |
西南 | 8151万 | 11.97% | 5543万 | 10.51% | 2608万 | 17.03% | 32.00% | |
华中 | 3921万 | 5.76% | 2091万 | 3.96% | 1830万 | 11.95% | 46.67% | |
西北 | 2642万 | 3.88% | 1756万 | 3.33% | 886.1万 | 5.79% | 33.54% | |
华南 | 1403万 | 2.06% | 1280万 | 2.43% | 122.6万 | 0.80% | 8.74% | |
东北 | 1261万 | 1.85% | 746.6万 | 1.42% | 514.2万 | 3.36% | 40.78%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7809万 | 75.94% | 5593万 | 74.54% | 2216万 | 79.71% | 28.38% |
储能设备 | 2475万 | 24.06% | 1911万 | 25.46% | 564.0万 | 20.29% | 22.79% | |
按产品分类 | 电能计量配套产品系列 | 6433万 | 62.56% | 4721万 | 62.91% | 1712万 | 61.60% | 26.62% |
储能设备 | 2475万 | 24.06% | 1911万 | 25.46% | 564.0万 | 20.29% | 22.79% | |
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产品系列 | 870.1万 | 8.46% | 727.3万 | 9.69% | 142.8万 | 5.14% | 16.41% | |
其他(补充) | 505.7万 | 4.92% | 144.9万 | 1.93% | 360.8万 | 12.98% | 71.34% | |
按地区分类 | 西北 | 2908万 | 28.28% | 2237万 | 29.81% | 671.0万 | 24.14% | 23.07% |
华中 | 2195万 | 21.35% | 1255万 | 16.72% | 940.4万 | 33.83% | 42.84% | |
华东 | 2173万 | 21.13% | 1768万 | 23.57% | 404.3万 | 14.54% | 18.61% | |
华北 | 1933万 | 18.79% | 1554万 | 20.71% | 378.6万 | 13.62% | 19.59% | |
西南 | 782.2万 | 7.61% | -- | -- | -- | -- | -- | |
东北 | 245.0万 | 2.38% | -- | -- | -- | -- | -- | |
华南 | 47.90万 | 0.47% | -- | -- | -- | -- | --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2.293亿 | 70.31% | 1.526亿 | 62.40% | 7666万 | 94.03% | 33.43% |
储能设备 | 9685万 | 29.69% | 9198万 | 37.60% | 487.1万 | 5.97% | 5.03% | |
按产品分类 | 电能计量配套产品系列 | 1.676亿 | 51.38% | 1.147亿 | 46.90% | 5287万 | 64.84% | 31.54% |
储能设备 | 9646万 | 29.57% | 9167万 | 37.47% | 478.8万 | 5.87% | 4.96% | |
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产品系列 | 5806万 | 17.80% | 3640万 | 14.88% | 2166万 | 26.57% | 37.31% | |
其他(补充) | 404.7万 | 1.24% | 183.0万 | 0.75% | 221.7万 | 2.72% | 54.78% | |
按地区分类 | 华北 | 9575万 | 29.36% | 8432万 | 34.47% | 1143万 | 14.02% | 11.94% |
华东 | 7703万 | 23.62% | 6020万 | 24.61% | 1682万 | 20.63% | 21.84% | |
华中 | 6993万 | 21.44% | 4078万 | 16.67% | 2914万 | 35.74% | 41.68% | |
东北 | 3300万 | 10.12% | 2176万 | 8.90% | 1124万 | 13.78% | 34.05% | |
西北 | 1778万 | 5.45% | 1252万 | 5.12% | 526.1万 | 6.45% | 29.59% | |
华南 | 1650万 | 5.06% | 1387万 | 5.67% | 263.4万 | 3.23% | 15.96% | |
西南 | 1616万 | 4.96% | 1116万 | 4.56% | 500.2万 | 6.13% | 30.95%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8365万 | 100.00% | 5603万 | 100.00% | 2762万 | 100.00% | 33.01% |
按产品分类 | 电能计量配套产品系列 | 7567万 | 90.46% | 5010万 | 89.41% | 2557万 | 92.59% | 33.79% |
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产品系列 | 711.0万 | 8.50% | 535.4万 | 9.55% | 175.6万 | 6.36% | 24.69% | |
其他(补充) | 87.35万 | 1.04% | 58.28万 | 1.04% | 29.08万 | 1.05% | 33.29%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 | 4894万 | 58.50% | 3886万 | 69.36% | 1007万 | 36.47% | 20.58% |
华中 | 1984万 | 23.72% | 671.1万 | 11.98% | 1313万 | 47.55% | 66.18% | |
西北 | 671.1万 | 8.02% | -- | -- | -- | -- | -- | |
华北 | 327.3万 | 3.91% | -- | -- | -- | -- | -- | |
西南 | 311.0万 | 3.72% | -- | -- | -- | -- | -- | |
华南 | 122.6万 | 1.47% | -- | -- | -- | -- | -- | |
东北 | 55.17万 | 0.66% | -- | -- | -- | -- | -- | |
境外 | 0.000 | --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952亿 | 100.00% | 1.210亿 | 100.00% | 7418万 | 100.00% | 38.00% |
按产品分类 | 电能表标准与校验装置产品系列 | 1.024亿 | 52.47% | 5774万 | 47.70% | 4469万 | 60.24% | 43.63% |
电能计量配套产品系列 | 7126万 | 36.50% | 4437万 | 36.66% | 2689万 | 36.24% | 37.73% | |
其他(补充) | 2153万 | 11.03% | 1893万 | 15.64% | 260.5万 | 3.51% | 12.10%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 | 5784万 | 29.63% | 3761万 | 31.07% | 2023万 | 27.28% | 34.98% |
东北 | 5184万 | 26.56% | 3107万 | 25.67% | 2077万 | 28.00% | 40.06% | |
华中 | 4708万 | 24.12% | 2669万 | 22.05% | 2039万 | 27.49% | 43.31% | |
西南 | 1572万 | 8.05% | -- | -- | -- | -- | -- | |
华北 | 1258万 | 6.44% | -- | -- | -- | -- | -- | |
西北 | 818.8万 | 4.19% | -- | -- | -- | -- | -- | |
华南 | 195.7万 | 1.00% | -- | -- | -- | -- | -- | |
境外 | 6900 | 0.00% | -- | -- | -- | -- | -- | |
三晖电气成立于1996年,始终以“以准确计量为基础理念,以高精度电能定位技术领跑者为己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围绕电网公司“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依托电能表检定这一核心环节的技术优势,以服务于电能表为核心,形成电能表标准检测设备、电能表自动化流水线型检定系统、电能表智能化仓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互感器、储能等产品,覆盖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企业。并通过控股子公司深圳三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储能业务,深度参与绿色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MW级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一)公司主要业务1、标准检测设备系列公司标准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智能电能表的计量误差以及智能电能表其它功能检测。电能表标准检测设备由高稳定程控信号源(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相位连续可调)和高精度标准功率电能表组成,按国家相关检定规程对智能电能表误差及其它功能检测。公司高稳定数字电源、高稳定程控电源和高精度标准功率电能表技术是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基础,也是公司可持续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公司基于现有核心技术体系开发的主要产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2、自动化流水线型检定系列自动化流水线型检定系统是融合了检定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一种用于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表计的全自动化流水线检定的设备。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能力,紧抓行业需求变化,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国内自动化流水线型检定概念的较早提出者和研发制造者,公司拥有产品理念、核心技术、技术升级、成本控制、生产及工艺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优势。3、智能化仓储管理设备系列智能仓储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产品包括智能二级表库和智能周转柜两类,智能二级表库专用于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资产全环节管理,主要用于县、市级电力企业存储电能计量器具。智能周转柜主要用于三级表库及基层供电所对表计资产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并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系统化的管理体系。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主站管理软件系统、采集终端和三相多功能智能电能表。主站系统是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用电管理以及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通过与外部营销应用系统等相连,实现购、供、售电环节的实时监控。采集终端包括专变采集终端、采集器和集中器,主要用于收集用户计量设备的信息,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并实现与上层主站的交互。三相多功能智能电能表用于用户包括正反向有功、正反向无功电量、需量及分相正反向有功电量和四象限无功电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用电信息的计量。5、互感器公司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组合互感器、高低压预付费计量箱等,用于电力线路上的电流电压测量、保护、电能计量等,实现大电流、高电压信号的幅值变换,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站、工矿企业、石油化工、国家重点工程的计量、监控、保护系统中。6、储能产品公司储能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能量型储能系统、功率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一体机、集中式储能系统、台区储能一体机、户用储能产品等。主要应用于微电网、新能源电站、工商企业园区等场景,实现无电、弱电地区多能互补、需量管理、峰谷套利、动态扩容、需求侧响应、峰谷套利、新能源多能互补、虚拟电厂等功能。(二)公司经营模式在营销方面,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产品全覆盖,以营销人员与技术人员相配合下的全国大部分区域的销售网络。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公开招标进行销售,在公开发布招标信息后,公司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制作投标文件并按时递交,招标人经评标、公示等程序,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公告中标结果。公司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依据招投标文件与客户签署销售合同。此外,公司有少量业务以非招标方式取得,公司获取该类订单时遵循一般商业惯例,经协商谈判后订立书面协议,履行正常的交货、付款等流程。在研发方面,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建立了以计量技术研究院与技术研发中心为核心的两级技术研发及应用组织体系。在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跟踪产业方向和技术前沿动态,收集分析客户需求、行业市场、竞争企业以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由公司管理层研究确定公司研发目标、方向和路径规划,由计量技术研究院运用国际上最新技术,采用新器件、新方法提升产品技术性能和品质,技术开发中心面向生产和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已建立的研发技术平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从设计制作、工艺流程改善、产品认证测试、项目开发等环节完整的研发控制体系。实现了持续研发和公司发展战略的新产品新技术,确保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生产方面,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为主,结合少量库存式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拉动的“订单+预测”的生产运营机制,按需制定生产计划,引导快速反应和精准交付,确保生产进度,满足客户需求。在采购方面,公司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建立了以产定购、按需采购的采购模式,采购部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审,重点关注供应商制造能力、品质管控能力、供货周期及后续服务能力,并不断发掘优秀的新供应商,持续优化供应商队伍,保证公司采购原材料或外协件的质量。1、概述一、2024年度经营业绩情况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深耕主营业务领域,推动储能业务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071.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8.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9.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19%。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回顾1、深耕主营业务领域,储能业务增长突出本报告期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9.97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06.19%;期末资产总额11.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27亿元。其中储能业务收入4.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49.11%。2、以技术驱动创新发展,积极拓展新产品、新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累计实现研发投入2,621.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2%,为公司开发新产品、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深圳三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积极组织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相关人员学习上市公司相关监管规则,切实提高相关人员规范运作意识,保持对资本市场的敬畏之心。2024年6月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4、持续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工艺化、流程化、规模化要求,持续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期间费用加强管控,针对不同的业务板块,细化考核要求,优化费用支出结构,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对费用进行了有效控制。通过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全力以赴降成本、提效益。5、强化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资源。公司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将采取“引进与培养共举”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校招、社招等多种方式,吸纳高校毕业生,引进专业性人才,为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开展各类各层级的培训,拓宽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加强公司内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强化人才梯队的建设。公司推出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有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为公司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