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许可项目:公共航空运输;民用航空器维修;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培训;民用航空维修人员培训;飞行训练;飞行签派员培训;保险兼业代理业务;食品销售;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商务服务;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民用航空材料销售;航空运输设备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日用百货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旅客票务代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洗车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该公司暂无主营构成分析

经营评述

(1)公司主营业务本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酒店餐饮;航空器维修;民用航空人员培训;保险业代理;航空公司间的代理业务;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航材、百货、食品、保健食品、工艺品、纪念品等商品的销售、烟草制品零售;航材租赁;场地租赁、房屋租赁;商务服务;酒店住宿代理及票务代理;会议服务;运输代理服务;航空货物仓储;劳务提供。其中,国际、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是本公司的主营业务。(2)公司经营模式及行业地位二十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把“确保安全,狠抓效益,力求正点,优质服务”放在首位,以深厚的基础确立自身的行业地位,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波音737系列飞机132架,位列大型航空公司行列。目前,公司以济南为总部基地,在青岛、烟台、厦门、重庆、北京、乌鲁木齐、贵阳等地设有分公司和飞行基地。经营国内、国际、地区航线共200多条,开通韩国、日本、泰国、印度、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航线。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拥有领先的安全管控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和团队执行力,核心人力资源配置充裕,主基地市场占有率居于优势地位,服务水平和航班正点率权威机构排名常年位于国内航空公司前列。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在航线网络结构等方面存在进一步发展空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航空客货运输业务,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二)机队结构报告期内,公司共退租2架B737-800型飞机,另有1架B737-800型飞机改装货机运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运营飞机132架。(三)经营情况2022年,公司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全力应对经营挑战,各方面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运输主业共保障安全飞行18.88万小时、8.99万架次,同比分别减少43.6%、44.3%。未发生责任原因运输航空征候事件,安全品质评价指数11.30。——运行品质基本稳定。公司航班正常率为95.13%,同比上升5.53个百分点。保障重要任务(VVIP)航班24班,保障VIP旅客1551人次。——效益方面持续攻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19亿元,同比减少38.3%,净利润-69.07亿元,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3.3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911.53万人次,分别同比减少49.2%、51.1%;货邮运输量7.90万吨,同比减少45.6%;客座率67.46%,同比下降9.07个百分点,货邮载运率50.63%,同比上升3.41个百分点。——服务品质稳中有升。旅客满意度内部测评得分4.75分,同比上升0.07分;外部测评得分4.05分,同比上升0.03分。民航局转发旅客投诉综合考核在主要航空公司中位列第三名,连续八年荣获CAPSE“国内最佳航空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全面优化安全管理体系,重点提升安全管理效能一是持续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强化对安全工作的统筹调度部署,推动纪检部门在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二是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治理整改。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持续深入开展公司安全大检查,深入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整治、重点风险防控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加强空防体系建设。完善重要时期安保防范体系,组织开展关键岗位思想动态摸排和持续背景调查工作,圆满完成重要安保任务。2、激发运行体系合力,打造航班正常性优势一是加大预防管理,夯实运行基础。强化预警航班系统防控机制,坚决守住底线红线。升级航班调时系统工具,有效提升调时精准性。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运行效率。完善空中故障分级处置机制和AOC联席会商分级决策机制,优化典型不正常事件实时复盘工作机制,深化实施快速过站和站坪运行效率提升项目,持续增强应对复杂运行环境的生产组织能力。三是严格结果管理,改进短板问题。健全航班作业保障督查活动工作机制,聚焦现场保障隐患问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突出督查工作针对性。3、积极应对严峻效益形势,全力以赴减亏节支一是提升生产组织效能。坚持边际贡献总量最大化原则,提升市场把控能力,努力实现生产投入、运力布局与市场形势的动态匹配。二是积极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加强主基地与其他基地之间航线联动,运力投向持续优化。三是开辟新业态,打造新能力。积极发展全货机业务,增强专业化航空货运能力,形成“客货并举、两翼齐飞”新格局。四是狠抓成本压降,确保资金安全。加强成本效率管控,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扶持,确保现金流安全。4、提升旅客服务体验,持续创树服务品牌一是持续优化服务产品供给。开展优秀班组创建、优秀服务案例表彰等活动,提升队伍职业素养,深化跨航司合作,提升航线网络通达性。二是充分维护旅客体验。统筹旅客信息交互渠道,推进服务信息化落地,提高信息告知效率和改签服务效能,优化便捷出行服务体验。三是潜心打造服务品牌。推动鲁雁乘务组、鲁音客服队、鲁雁阁、鲁雁地面管家等4个服务子品牌价值主张落地,拓展品牌影响力。5、大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一是优化组织架构。通过缩短管理链条,推动管理下沉,提升了管理效能。二是推动管理保障模式改革。整合公司资源,构建区域保障一体化格局,做实地服保障能力。三是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创新。加强民航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升数据资源的管控能力、分析能力、治理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围绕安全、运行、服务、效益目标,上线“飞行资质与训练质量管理系统”、“航班智能调度系统”等多个数字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