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线、电缆经营;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光缆制造;光缆销售;光纤制造;光纤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电线、电缆制造;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数字通信电缆行业 17.48亿 95.46% 14.59亿 95.24% 2.896亿 96.61% 16.57%
其他(补充) 8307万 4.54% 7291万 4.76% 1017万 3.39% 12.24%
按产品分类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 9.604亿 52.44% 8.657亿 56.52% 9469万 31.58% 9.86%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 3.891亿 21.25% 3.260亿 21.28% 6312万 21.05% 16.22%
连接产品 1.839亿 10.04% 1.273亿 8.31% 5663万 18.89% 30.79%
专用电缆 1.558亿 8.51% 9619万 6.28% 5965万 19.90% 38.28%
其他(补充) 8307万 4.54% 7291万 4.76% 1017万 3.39% 12.24%
其他主营产品 5913万 3.23% 4358万 2.85% 1555万 5.19% 26.30%
按地区分类 境外 11.34亿 61.93% 9.724亿 63.48% 1.619亿 54.00% 14.27%
境内 6.972亿 38.07% 5.593亿 36.52% 1.379亿 46.00% 19.78%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数字通信电缆行业 8.082亿 95.07% 6.847亿 95.19% 1.235亿 94.39% 15.28%
其他(补充) 4194万 4.93% 3460万 4.81% 734.4万 5.61% 17.51%
按产品分类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 4.550亿 53.52% 4.107亿 57.10% 4429万 33.85% 9.74%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 1.877亿 22.08% 1.575亿 21.89% 3020万 23.08% 16.09%
连接产品 7689万 9.04% 5378万 7.48% 2311万 17.66% 30.06%
专用电缆 6880万 8.09% 4857万 6.75% 2023万 15.46% 29.40%
其他 6176万 7.26% 4873万 6.78% 1303万 9.96% 21.09%
按地区分类 境外 5.378亿 63.26% 4.621亿 64.25% 7570万 57.85% 14.08%
境内 3.123亿 36.74% 2.572亿 35.75% 5516万 42.15% 17.66%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数字通信电缆行业 14.86亿 95.53% 12.60亿 95.37% 2.259亿 96.40% 15.20%
其他(补充) 6956万 4.47% 6114万 4.63% 842.6万 3.60% 12.11%
按产品分类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 9.585亿 61.62% 8.550亿 64.71% 1.035亿 44.17% 10.80%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 2.707亿 17.40% 2.242亿 16.97% 4653万 19.85% 17.19%
连接产品 1.193亿 7.67% 8731万 6.61% 3202万 13.66% 26.83%
专用电缆 1.178亿 7.57% 8667万 6.56% 3116万 13.30% 26.45%
其他(补充) 6956万 4.47% 6114万 4.63% 842.6万 3.60% 12.11%
其他主营产品 1965万 1.26% 693.7万 0.53% 1271万 5.42% 64.69%
按地区分类 境外 9.419亿 60.55% 8.045亿 60.89% 1.374亿 58.64% 14.59%
境内 6.137亿 39.45% 5.168亿 39.11% 9693万 41.36% 15.79%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数字通信电缆行业 7.017亿 95.83% 5.975亿 95.81% 1.042亿 95.97% 14.85%
其他(补充) 3053万 4.17% 2615万 4.19% 437.6万 4.03% 14.34%
按产品分类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 4.484亿 61.24% 3.997亿 64.10% 4863万 44.80% 10.85%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 1.369亿 18.70% 1.139亿 18.26% 2302万 21.20% 16.81%
专用电缆 5869万 8.02% 4224万 6.77% 1645万 15.15% 28.02%
连接产品 4865万 6.64% 3532万 5.66% 1333万 12.28% 27.41%
其他 3953万 5.40%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外 4.469亿 61.03% 3.824亿 61.32% 6444万 59.36% 14.42%
境内 2.853亿 38.97% 2.412亿 38.68% 4412万 40.64% 15.46%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数字通信电缆行业 15.48亿 96.06% 12.91亿 95.58% 2.569亿 98.57% 16.60%
其他(补充) 6344万 3.94% 5970万 4.42% 373.8万 1.43% 5.89%
按产品分类 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 9.401亿 58.35% 8.323亿 61.62% 1.078亿 41.36% 11.47%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 3.062亿 19.00% 2.507亿 18.56% 5548万 21.29% 18.12%
专用电缆 1.454亿 9.02% 9216万 6.82% 5324万 20.43% 36.61%
连接产品 1.293亿 8.02% 9145万 6.77% 3783万 14.52% 29.26%
其他(补充) 6344万 3.94% 5970万 4.42% 373.8万 1.43% 5.89%
其他主营产品 2683万 1.67% 2429万 1.80% 253.8万 0.97% 9.46%
按地区分类 境外 9.954亿 61.78% 8.405亿 62.23% 1.549亿 59.43% 15.56%
境内 6.158亿 38.22% 5.101亿 37.77% 1.057亿 40.57% 17.17%
 
经营评述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电缆、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致力于为通信、云计算、数据中心、AI算力中心、智能建筑、工业互联、汽车以太网、智能家居、特种应用(医疗、风能、船用、轨交、光伏、工业机器人、核电、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数据电缆公司目前主要提供5e类、6类、6A类、7类、7A类乃至8类的数据电缆,广泛应用于综合布线系统、工业以太网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数据中心系统等领域。在以太网供电技术(POE)下,数据电缆同时为具备POE功能的通信设备提供电能和数据传输,因此,智能工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安防等需要大量布置智能设备的场景中,数据电缆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2、专用电缆公司专用电缆包括高速传输电缆、工业数字通信电缆等。高速传输电缆主要为应用于数据中心、AI算力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集群设备间、服务器内部的连接器件用的高速平行传输对称电缆,拥有高达60GHz最高工作频率及较高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用于单通道最高传输速率224Gb/s的产品应用。工业数字通信电缆主要包括智慧工厂及工业自动化专用电缆和特种装备专用电缆等。其中智慧工厂及工业自动化专用电缆主要应用于工厂以太网布线、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包括工业以太网及总线协议电缆、伺服与运动控制电缆、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电缆、自动化控制电缆等产品;特种装备专用电缆包括轨交机车电缆、海工装备和船舶用数字电缆、医疗器械信息反馈及控制电缆、汽车以太网电缆、新能源系统通信电缆等,不断在数据通信与连接的以太网领域进行拓展延伸。3、连接产品连接产品包括应用于高速互连、工业与医疗、通信与数据中心的各种电缆组件和连接器。(1)电缆组件产品主要涵盖高速电缆组件、工业电缆组件、数据电缆组件。1)数据电缆组件主要用于数据通信用的活动连接器、电子设备间等的连接,以实现信号传递或功能扩展等,在综合布线和数据中心领域广泛应用。在布线系统中,主要用于实现不同布线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在数据中心中,主要用于连接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和设备互联等目的,当需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的信号传递时,可采用高速率的数据电缆。2)高速电缆组件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主要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群、AI算力中心等对传输速率要求高的领域。公司在服务器内外高速连接产品上拥有全套自主设计能力,包括PCBA、线端和板端连接器等,在信号仿真、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等领域拥有较深的技术积累。高速无源铜缆产品包括SFP56/SFP112/QSFP56/QSFP112/QSFP-DD400/QSFP-DD800/OSFP800等,广泛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机连接,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建设运维成本及制冷能耗。高速有源铜缆产品是指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内置电子芯片的铜缆产品,具有更高的带宽、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好的信号完整性。高速有源铜缆将成为未来数据传输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高速有源铜缆产品包括SFP56/SFP112/QSFP56/QSFP112/QSFP-DD400/QSFP-DD800等。无源铜缆和有源铜缆产品针对不同的情况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交换机和服务器等设备内部用高速电缆组件产品提供多样化接口,支持主流行业标准协议,支持通用式、机架式、刀片式服务器应用,能支持PCIe5.0、PCIe6.0特性要求,所配套的产品拥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热性能管理,更加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包含PCIe(MCIO5.0/6.0、Gen-Z)、SAS(SlimSAS、MiniSAS、MiniSASHD)、SATA、PCIeRiser等产品。3)工业电缆组件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伺服系统、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系统控制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特种应用(医疗、风能、船用、轨交、光伏、汽车、核电、航空航天)等,连接器种类更加多元化。(2)连接器主要包括高速电缆组件配套的连接模组,包括MCIO高速连接器、板端连接器等,工业电缆组件用于信号和控制连接的圆形与矩形连接器,包括M类连接器等及配套产品以及综合布线、工业布线用的RJ45型活动与固定连接器和圆形连接器、端接活动连接器,数据中心光布线系统用光纤跳线、MPO/MTP预端接、LC光纤连接器等。4、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作为综合布线领域的设计与制造企业,构建了覆盖数据中心、企业网、工业制造、智能建筑等多元场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公司布线系统融合光铜互联技术,具备小型化、高密度、高速率等优势,并充分考虑了安装的便捷性,有效减少了冗余部署。配套产品涵盖跳线、模块、配线架、理线架、面板、模块盒、机柜等,为布线工程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可适配不同应用场景。公司已成功为数据中心、政府机构、学校、交通设施、医院、金融、智能工厂等众多行业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打造出全面、安全、可靠、智能的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各行业客户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1)铜连接系统公司通过ETL认证的三节点永久链路、四节点信道的万兆和千兆布线系统,以及ETL单体认证的模块和现场端接连接器,为智能楼宇布线提供高效可靠的连接方案。不仅如此,公司还推出了速率更快的八类布线系统,以及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最长布线可达1000米的单对以太网布线系统。针对智能楼宇、工业制造等多元化场景,提供从高速数据传输到长距低耗连接的全场景专业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领域客户的差异化布线需求。(2)光连接系统公司高密度低损光布线系统等光连接解决方案,应用于算力数据中心、金融数据中心等对高带宽、低延迟要求严苛的场景。公司光连接系统采用高精度连接组件,符合并优于国际标准,具有低损耗、高回损、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密集布线的需求,降低运维难度,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优化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布线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产品和应用场景:(三)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通过多年生产运营经验,建立了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质量检测、产品销售及研发体系,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业务结构的成熟的盈利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1、采购模式公司供应链管理部全面统筹原辅材料与设备的采购业务,职能涵盖搭建供应商管理体系,制定采购流程与制度规范,严格管控采购过程,落实成本控制策略。采购团队紧密跟踪供应链市场的实时变化,深度结合客户产品需求,制定采购控制计划,同时加强自身的采购竞争力,持续优化公司采购成本,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助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导体材料(主要为铜杆)、绝缘料、护套料和辅材(其中主要为铝箔、聚酯带、纸箱、盘具等)。为保证原辅材料质量,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实行统一聚量采购管理。根据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要求制定了规范的采购流程,并引进ERP系统深度管理采购流程,实现了从需求获取到原材料检验入库的全过程控制。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为主的采购模式;同时,考虑到客户临时性订单、供应商供货及时性等因素,辅以“设置安全库存、择机采购”的模式,为常用原材料设置安全库存。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认证和管理制度,供应链管理部负责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品质、供货时效性、产品价格、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建立并定期更新《合格供方清单》,并与其中主要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研发模式公司紧盯人工智能、工业4.0、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展开前瞻性技术布局,从材料、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前储备技术。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公司设有专门的工程与研发等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材料、工装及模具的设计、开发与管理,产品技术、工艺、材料的提升和持续改进等工作。市场前端部门收集客户需求,制造后端部门反馈生产工艺、产品参数调整等技术需求,交由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工程与研发管理部门一方面不断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针对下游客户不断提高的产品性能要求以及特殊化的使用需求,结合自身对产业升级方向的研判,持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的新产品新技术,确保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组织设计与制造产品,生产完成后交由客户。实行“以单定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市场部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或框架协议后,客户按需求发送订单,技术部门根据客户产品技术和质量需求进行评估,确定产品技术标准并提供产品技术规范交由客户确认,再由生产管理部门综合考虑库存量、产能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及原材料采购计划。通过这套高效的运作机制,公司能够以高品质、高效率交付产品,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4、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依据客户和产品类别,建立专门销售团队,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性能、质量等要求设计、生产并交付。通过事业部强化执行,建立从客户关系维护、方案定制、快速响应、交付质量保障的全方位服务机制。在市场布局上,公司深化核心城市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同步推进全球化布局,已在新加坡、泰国等地设立子公司。通过搭建属地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响应速度与满意度,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四)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1、新应用催生新需求,且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对于大容量、高速率、高可靠性和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需求在不断增加,将推动数字通信行业迎来需求增长。公司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企业网、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的协同效应,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与坚实的需求支撑。2、技术创新构筑核心壁垒,产品线向高附加值延伸公司持续专注于数据传输及连接领域,在数字通信传输领域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稳步走向更高价值链端,致力于提高公司研发效率和产品迭代速度,将投入和发展重心放在高速、工业产品及布线系统解决方案等项目上,助推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能力升级迭代,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突破高速、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创新。通过构建"产品+解决方案"驱动模式,实现万兆布线系统产品、专用电缆及连接产品营收增长。3、管理升级激活组织效能,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对核心业务板块按行业特点分成多个事业部强化细分行业的专业能力,基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客户留存,积极拓展新领域及新客户,强化公司在重点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水平与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推动公司管理层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建设并不断下沉到基层管理,提升各业务层面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双提升。1、概述2024年,全球产业变革与技术升级持续深化,公司立足主业发展,稳步落实战略规划,国际化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内部管理持续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149.07万元,同比增长1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01.85万元,同比增长55.90%。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发创新与产品升级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强化技术创新,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优化生产流程,降本增效。综合布线系统创新方面,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与产品,推出了8.1类/8.2类连接器、LC型单对连接器、超低损MPO、6A类高密度连接器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万兆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能。在高速连接领域,公司取得了重大进展,不断深化包括400G和800G、MCIO和Gen-Z等产品的开发和优化,完成了用于单通道112Gb/s低损耗传输线缆及单通道224Gb/s传输线缆,400G、800G高速有源产品、PCIe5.0/6.0、MCIO5.0/6.0和连接器等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速互连领域的技术实力。工业领域,主要对柔性、医疗、耐火、机器视觉、铠装电缆等产品进行开发,并成功实现批量交付,完成了压接式M12圆形连接器和全金属现场端接RJ45型活动连接器的产品研发,丰富了工业以太网系统产品。其中10GigE机器视觉组件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青睐,新一代千兆车载SPE线缆也具备优异的性能。(2)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公司采取展会+出访+考察等方式深化业务渠道拓展,在全球知名行业展会强化品牌曝光的同时,通过高层率队出访重点市场与核心客户建立战略对话,并邀请行业客户实地考察制造基地;同步上线官方自营商城打造电商平台,实现从产品展示到订单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矩阵,聚焦差异化市场定位,系统打造“LONGSPEED”、“LONGTRONIC”、“LONGFLEX”、“LONGNET”等品牌,覆盖各细分领域。高速领域,把握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市场需求和机遇,快速响应AI服务器集群、高密布线系统的严苛性能需求,迅速升级产品矩阵,提供端到端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头部云计算、互联网厂商的重要供应商。工业领域,深度挖掘新能源、机器视觉、轨交机车、工业以太网、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需求,提供从电缆设计到连接器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公司打开工业互联时代的增长新机遇。综合布线领域,通过组建专业解决方案团队,聚焦金融、政企、院校、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形成从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信赖性验证等全面的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国有银行数据中心项目、知名企业基地布线工程等,夯实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提供商品牌定位。作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报告期内,公司参编了3项国家标准,并参与了《民用运输机场布线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和《金融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指引》的编制工作。在品牌荣誉方面,公司入选中国线缆行业百强榜,连续四年荣登综合布线品牌榜单。此外,公司的“6类非屏蔽系统”获得了建筑电气优秀科技创新产品奖,技术创新能力获行业权威认可。(3)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项目,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能、推进多元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项目厂房建设、设备投入等均按计划进行中。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推出,新市场领域的不断拓展,公司主要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为满足订单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将持续扩充产能,助力公司业务实现新增长。公司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加速海外业务的发展。公司泰国工厂成功通过ETL、UL认证,并实现量产,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化布局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4)落实降本增效,提升运营效率数字化运营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建成覆盖主要管理模块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数据资产得到有效累积和打通,利用数据实现场景化优化管理。在生产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优化生产参数,原物料损耗率明显下降,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在管理端,通过ERP系统、MES系统等深度集成,使公司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工艺层面也在持续革新,制造工艺精度不断提升,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推进公司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5)强化规范运作,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公司持续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公司制度体系。2024年度,公司制定并持续更新内部管理制度,结合独立董事改革等监管政策变化和经营实际需要,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15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结合内外部环境及管理要求,适时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全面梳理并修订各部门、各业务板块的日常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覆盖财务管理、销售业务管理、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关键业务领域,建立了设计科学、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将继续推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健全,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6)深化长期激励机制,优化组织架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推动核心管理团队与公司成长价值的责任联动,进一步完善长期激励机制,构建公司高层、核心骨干与全体股东利益一致的有效机制。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股份的归属,努力激发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公司进一步优化架构,使组织形式更加贴合公司业务及各事业部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7)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公司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工作。报告期内,成功通过全球供应链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权威评估机构EcoVadis的评估,涵盖环境、商业道德、劳工和人权、可持续采购四大领域,首次被授予可持续发展铜牌,位列所有受评估企业的前35%。公司将继续践行绿色可持续理念,倡导平等、包容且多元的企业文化,坚定不移地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