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医疗器械二类生产: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第I类、第II类、第III类医疗器械的销售;可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第II、III类医疗器械贮存、配送服务(含体外诊断试剂,冷藏、冷冻库);净化工程;医疗净化工程;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空调系统清洁工程;管道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机电设备调试及维修;建筑装饰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压力容器安装(1级);压力管道安装(GC2级);压力管道设计(GC2级);消防设施工程;环保工程;钢结构工程;放射防护设计与施工;气流物流系统的设计、安装及维护;安防工程的设计、施工、集成、维护;实验室配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不锈钢产品、建筑材料、电气材料、金属材料、消毒用品(不含危险品)、计生用品、日用百货、化工用品(不含危化品)、五金配件、化妆品、办公用品的销售;净化工程设备及配件售后服务;医疗器械的维修;医院的后勤管理;医疗净化、智能化、装饰、放射防护、医用气体、洁净厂房、净化实验室工程等的设计咨询、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医疗专项技术服务 15.37亿 90.01% 10.02亿 90.10% 5.356亿 89.84% 34.84%
医疗器械行业 1.583亿 9.27% 9947万 8.95% 5884万 9.87% 37.17%
其他业务 1230万 0.72% 1055万 0.95% 175.5万 0.29% 14.26%
按产品分类 净化系统集成业务 14.99亿 87.75% 9.800亿 88.15% 5.186亿 86.99% 34.61%
医疗耗材销售 1.395亿 8.17% 8606万 7.74% 5342万 8.96% 38.30%
运维服务 3861万 2.26% 2166万 1.95% 1695万 2.84% 43.91%
医疗设备销售 1883万 1.10% 1342万 1.21% 541.6万 0.91% 28.76%
其他业务收入 1230万 0.72% 1055万 0.95% 175.5万 0.29% 14.26%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7.08亿 100.00% 11.12亿 100.00% 5.962亿 100.00% 34.91%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医疗净化系统集成 4.449亿 80.32% 2.796亿 79.65% 1.653亿 81.49% 37.16%
医疗耗材销售 7784万 14.05% 4735万 13.49% 3049万 15.03% 39.17%
运维服务 1199万 2.16% 901.3万 2.57% 297.7万 1.47% 24.83%
医疗设备销售 1124万 2.03% 834.4万 2.38% 289.9万 1.43% 25.78%
其他(补充) 791.4万 1.43% 672.7万 1.92% 118.7万 0.59% 15.00%
按地区分类 国内 5.539亿 100.00% 3.510亿 100.00% 2.029亿 100.00% 36.63%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医疗专项技术服务 13.68亿 85.41% 8.558亿 86.24% 5.122亿 84.07% 37.44%
医疗器械行业 2.246亿 14.03% 1.290亿 13.00% 9560万 15.69% 42.56%
其他(补充) 897.3万 0.56% 752.7万 0.76% 144.6万 0.24% 16.12%
按产品分类 医疗净化系统集成 13.51亿 84.32% 8.404亿 84.69% 5.101亿 83.73% 37.77%
医疗耗材销售 1.332亿 8.32% 8551万 8.62% 4772万 7.83% 35.82%
医疗设备销售 9141万 5.71% 4353万 4.39% 4788万 7.86% 52.38%
运维服务 1744万 1.09% 1539万 1.55% 204.8万 0.34% 11.74%
其他(补充) 897.3万 0.56% 752.7万 0.76% 144.6万 0.24% 16.12%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6.02亿 100.00% 9.924亿 100.00% 6.092亿 100.00% 38.04%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医疗专项技术服务 5.910亿 85.29% 3.954亿 86.41% 1.956亿 83.10% 33.09%
医疗器械行业 1.004亿 14.48% 6121万 13.38% 3915万 16.63% 39.01%
其他(补充) 160.6万 0.23% 97.21万 0.21% 63.36万 0.27% 39.46%
按产品分类 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 5.835亿 84.20% 3.903亿 85.28% 1.932亿 82.10% 33.12%
医疗耗材销售 6445万 9.30% -- -- -- -- --
医疗设备销售 3591万 5.18% -- -- -- -- --
运维服务 752.6万 1.09% -- -- -- -- --
其他 160.6万 0.23% 97.21万 0.21% 63.36万 0.27% 39.46%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930亿 100.00% 4.576亿 100.00% 2.354亿 100.00% 33.96%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医疗专项技术服务 10.00亿 84.13% 6.148亿 83.77% 3.855亿 84.73% 38.54%
医疗器械行业 1.798亿 15.12% 1.159亿 15.80% 6387万 14.04% 35.52%
其他(补充) 880.5万 0.74% 320.3万 0.44% 560.2万 1.23% 63.63%
按产品分类 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 9.876亿 83.07% 6.060亿 82.57% 3.816亿 83.87% 38.64%
医疗耗材销售 1.392亿 11.71% 8960万 12.21% 4961万 10.90% 35.64%
医疗设备销售 4061万 3.42% 2634万 3.59% 1426万 3.13% 35.12%
运维服务 1271万 1.07% 878.3万 1.20% 392.5万 0.86% 30.89%
其他(补充) 880.5万 0.74% 320.3万 0.44% 560.2万 1.23% 63.63%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1.89亿 100.00% 7.339亿 100.00% 4.550亿 100.00% 38.27%
海外 0.000 -- 0.000 -- 0.000 -- --
 
经营评述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洁净室系统集成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坚持以洁净技术为核心,将公司业务领域由公立医院的医疗专项洁净扩展至高等院校的科学实验室洁净、工业电子企业的电子洁净等,以全过程专业技术服务为宗旨,为公立医院、高等院校、工业电子企业等单位、机构提供洁净室建设相关的项目咨询、项目规划、深化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系统调试、二次配工程、运营维护等全周期服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医疗专项、实验室、电子洁净室净化系统研发、设计、实施和运维,相关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的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含子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170,783.08万元,同比增长6.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0.99万元,同比下降37.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7.79万元,同比下降36.51%;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56.23万元,同比增长178.76%;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8%,较上年同期下降2.5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22,634.28万元,较期初增长4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863.04万元,较期初增长2.55%。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和医疗耗材销售,本报告期顺利交付项目共计55个,截止到本报告期期末,公司在手订单27.53亿,主要为净化集成业务订单,其中医疗专项订单20.70亿、实验室订单3.93亿、电子洁净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彰显“医疗专项—实验室-电子洁净”三足鼎立格局的初步成型,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洞悉市场前景,重构“战略定位”,奠定以“洁净技术”为圆心的“医疗专项、实验室、电子洁净”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公司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赋能业务发展,具体如下:1、组织焕新,效能跃升组织架构方面:精细化运营管理部联合财务部、内审部、人力资源部门组成“后台铁四角”,围绕公司运营提供各层级动态的经营管理分析,对照考核目标分析问题,群策群力出具解决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配置调整资源;成立电子洁净事业部,专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洁净室、新型显示洁净室与其他高科技产业洁净室等垂直细分领域,旨在为电子洁净室系统建设提供集成化解决方案。供应链方面:优化采购供应链渠道,与若干供应商建立长效、互信、互利的上下游业务链,形成有战斗力、有口碑、有效益的链群;供应链设立品类小组,实现跨部门协作,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改进,通过集中采购和专业化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旨在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响应能力。交付方面:狠抓“兜底人”建设,强化项目安全文明管理、质量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劳务管理、经济管理、资料管理、质控管理等各项关键管理条线标准;公司坚守严格的内部质量管控标准,始终坚持“与使用者共建”的理念,充分尊重使用者的需求,深耕医疗专项17年的经验,总结出了《医疗工艺四级流程指导手册》,在服务客户时主动将医疗工艺流程深化至第四级,为后期使用提供更多便利。人员方面:完成人才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职称评审合格99人,其中高工27人、中级72人;公司以人才“活水”润泽企业发展“良田”,深挖行业精英,引入新鲜血液冲击陈规陋俗,实现人才优胜劣汰、控编控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1,723人。2、创新驱动,技术领航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领先,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用特殊气体检测系统解决医用气体使用过程中高危气体泄漏的隐患问题;为探索创新送风模式,攻克噪声共性问题,研发出全新的消声降噪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市场。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菲戈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产创效,研发制造钢质门、自控柜、钢制家具,部分产品投放市场,深受用户喜爱。为不断增厚技术含量,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本年度申报了23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取8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持续关注新兴业务板块,搭建优化人才团队,打造实验室策划标准化、实验室宣传、技术标准化。3、生态共建,产融协同为响应日益增长的医疗设备及耗材市场需求,公司于2024年7月与武汉光谷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下属投资平台)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武汉光谷大健康医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专研医疗器械类大健康领域,拓展互联网智慧医疗平台,旨在通过提供高质量、创新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和盈利。设立合资公司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多元合作,共同推进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公司于2024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获得7.5亿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通过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还为公司提供了灵活的资金支持,助力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业务快速扩张和战略目标的实现。4、市场深挖,多维布局公司在全国设立多家全资子公司、分公司、联合运营中心和办事处,建立了完善且覆盖度广的经销体系,业务范围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服务了超800余家优质客户,打造了国家部属医院、百强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实验室等一批精品项目,依托专业的设计、先进的技术、稳定的质量、良好的服务、诚信的经营,赢得了社会及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主营业务呈现“多点开花、全面突破”的良好态势。医疗专项板块保持行业领先,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如:云南、重庆、陕西等;实验室板块成为了行业第一梯队,交付三个院士项目,市场领域除西部外均覆盖;电子洁净板块实现了零的突破。5、品牌聚力,标杆引领深入发掘品牌优势,多措并举推动品牌建设。从“全过程专业技术服务”再加入“全生命周期客户服务”,在客户维护工作中将其付诸实践,样板工程遍布各大重点区域,展现高质量标准,在全国市场竖起了口碑旗帜,成为净化集成的行业标杆,学术交流现场观摩的基地。公司重视行业交流,用分享打破行业藩篱。公司全年首赞或协办33场次会议及论坛,公司的思考、标准获得了广泛认同。公司作为“高校实验室建设”分论坛战略合作伙伴参加“2024未来实验室创新与发展大会”,获评未来实验室学苑年度贡献奖并独家冠名“高校实验室建设”培训专场;作为第二十五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举办4场专场论坛,深入剖析医院建设和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公司参与了2024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WORLD大会,现场向观众介绍了电子洁净事业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亮相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暨第十二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积极参与行业联动等。公司媒体宣传表现突出,搭建公司官站、7个多媒体平台、3个公众号,完成160余篇推文,并通过精准的定位和差异化宣传,发布各项期刊、报道,宣传内容紧扣品牌核心价值,赢得客户和行业的高度认可。(二)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类别包括:净化系统集成(营业收入149,861.13万元,占比87.75%);医疗设备销售(营业收入1,883.21万元,占比1.10%);医疗耗材销售(营业收入13,947.54万元,占比8.17%);净化系统的运维服务(营业收入3860.88万元,占比2.26%)。1、净化系统集成公司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系以空气洁净技术为核心,为公立医院、高等院校、工业电子企业等单位、机构提供洁净室建设相关的项目咨询、项目规划、深化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系统调试、二次配工程、售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服务。(1)医疗专项集成化服务公司医疗专项集成化服务包括医疗专项总承包及医疗特殊科室工程。其中医疗专项总承包包括医用净化工程、医用气体工程、放射防护工程、特殊科室装饰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医疗信息化工程、物流传输系统工程、医用纯水工程、污水(气)/废水(气)处理工程;医疗特殊科室工程包括手术部、DSA、ICU、CCU、NICU、产房、血液病房、负压病房、检验科、病理科、静配中心、血透中心、生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医疗专项项目遍地开花,如深圳市中医院精彩演绎大国中医的“深圳范式”,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诠释着精装工艺与华西文化的交融。2024年,公司还实现了多区域业绩空白的突破,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等区域实现了区域top5医疗机构标杆项目零的突破。(2)实验室集成化服务公司实验室集成化服务主要为医疗机构、疾控中心、高校、检验检测、科研机构的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动物房实验室、P3实验室等提供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整体规划设计咨询,装饰、暖通、通风、电气、给排水、特气系统工程的实施,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实验室配套家具设备生产安装等服务。2024年,公司扎根实验室领域“主战场”,公司建设了武汉大学医学部9号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实验室项目。(3)电子洁净集成化服务电子洁净业务客户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高科技相关产业,包括芯片制造、先进封装、半导体材料、硅片、光刻胶、光学膜、新型显示等企业。这些行业在生产加工环节对环境指标有着极高的要求,相关企业必须严格把控洁净室各项条件。洁净室的质量对相应产品良品率具有决定性影响,容错率极低。在生产加工进程中,任何细微的脏污、静电或细菌,都可能引发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而导致成品率显著降低,甚至造成整批次产品报废。主要业务范围包括:1)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芯片制造、先进封装、半导体材料/硅片、功率器件光电器件、半导体设备、PCB线路板。2)新型显示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TFT-LCD、OLED、AMOLED、Micro-LED、Mini-LED、显示器件、液晶材料。3)其他高科技产业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其他精密电子类。空气中颗粒物数量的多少是衡量洁净室内洁净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其中半导体对洁净室的环境控制要求是最高的,半导体线径越小,对生产环境内指标的要求越严苛。以下为不同洁净室洁净等级要求: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经过前瞻战略部署和专业团队有序推进,公司在2024年年底揽获了浙江晶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超薄精密柔性薄膜封装基板(COF)生产线项目机电总承包工程纯水工程及废水工程,合同金额约4,100万元,实现了电子洁净厂房业务的突破,为公司后续巩固以洁净技术为核心、医疗专项、实验室、电子洁净“三足鼎立”的业务版图奠定了坚实基础。2、医疗设备销售围绕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以及相关特殊科室,公司也配套部分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医疗设备销售以外购为主,自主生产为辅。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医疗器械及设备主要包括无影灯、吊塔、吊桥等。公司具有Ⅰ类、Ⅱ类、Ⅲ类医疗器械(含688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销售资质,销售的主要外购医疗设备产品为无创呼吸机、血液治疗机、DR设备、超声内镜、16层CT、经颅磁治疗仪、超声微探头等。3、医疗耗材销售公司围绕医院客户的医疗耗材需求,整合市场资源开拓医用耗材的销售和仓储物流。公司拥有现代化的仓储物流配送系统,配备了专业的条形码信息系统和物流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试剂产品的效期和批次管理;配备了专业的冷链仓储和运输设备,包括阴冷库、冷藏库、冷冻库和冷藏/冻车,以满足试剂产品储存对温度和湿度的严格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主要医用耗材品类情况如下所示:4、净化系统运维服务公司净化系统运维服务主要面向大型综合医院、高等院校、工业电子企业等提供运维服务及升级改造包括医疗净化、实验室、电子洁净厂房等各类设备的维修、保养、升级,空调系统消毒杀菌,净化系统远程报警等。公司围绕整体运维托管、智慧信息化综合服务、专项工程升级改造、运维技术支持四大板块业务,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各板块有机协同,高效联动,为客户提供洁净室一站式售后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三)主要经营模式1、业务模式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净化系统集成服务,以及销售净化系统集成相关设备、耗材产品等获取利润。通过公开招投标或邀请招标方式获取订单,通过组织人员根据合同要求设计净化方案,组织实施方案,并提供售后运营维护管理。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主要分为原材料采购和施工分包。(1)原材料采购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净化空调、净化装饰材料、医疗器械及专用设备、电气系统、医用气体系统、信息化系统等。公司依据项目合同需求进行原材料采购,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及时间点。公司通过多渠道拓展合格供应商,避免单一货源,积极实施供应商评审考核制度,每年对供应商库进行更新和淘汰。通过合格供应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保证了公司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和时效性,而且避免了价格波动过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要求采购员在设计图纸完成后,提前介入询价,降低采购成本。(2)施工分包公司净化系统集成项目主要通过施工分包方式采购现场劳务用工。公司选择劳务供应商时,首先选择具有资质的劳务供应商,综合考虑劳务供应商过往承接的项目经验、口碑,以及是否具有成建制的长期劳务队伍,工期是否匹配等因素,决定是否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在劳务价格确定方面,公司参照国标定额(湖北),结合公司历年来的实际经验,建立了公司的劳务定额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四)未来经营模式变化趋势公司围绕以“医疗专项、实验室、电子洁净室集成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以“智慧医疗集成化服务,医疗专项工程售后整体运维托管,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耗材的贮存、销售、第三方配送”为辅的“三主三副”的业务布局。依靠在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的技术优势,向医疗专项工程、实验室、电子洁净领域不断拓展。公司将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要求,加快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五)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聚焦三主三副,聚力开创佳绩报告期内,公司夯实战略定力,全力促进稳健发展,年度总中标金额突破27亿;在“三主三副”战略布局的指引下,样板工程遍布各大重点区域,展现高质量标准,在全国市场竖起了口碑旗帜,成为净化集成的行业标杆,学术交流现场观摩的基地;医疗专项板块市场拓展如火如荼,业绩稳步上升;实验室板块突飞猛进,成为行业第一梯队;电子洁净板块跨越式成长,实现了零的突破。2、优化组织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充分贴近市场规律,机制灵活,因应而变。先后推行人员结构“本土化”;成立前瞻设计研究中心;改变实验室事业部的营销工作,纳入公司营销中心集中管理等。通过调整结构以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同时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3、持续研发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公司成立了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旨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行业痛难点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新质生产力。公司率先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开创性地推出全院信息化系统、特殊科室智能化系统、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IT软件开发及自控柜研发等,旨在拓展医疗智慧信息化、特殊科室智能化等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深耕技术、坚持创新,先后成为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全国实验室建设发展管理创新大会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室建设发展分会年会和高质量医疗建筑设计大会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主编及参编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50余项,与协会、联盟、高校等组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行业共创、产业共荣,共同推动整个净化生态圈的发展。4、激发人才潜力,提升员工获得感公司夯实获取分享制,提升人效、聚焦项目、项目策划深入人心;落实员工任职资格及能力评估,对专业系列全员进行了能力考核及认定,打开晋升通道,实现优胜劣汰,同时对于人效比进行动态管控监测,提升人员构成质量和组织结构合理性。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含子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170,783.08万元,同比增长6.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0.99万元,同比下降37.7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7.79万元,同比下降36.51%;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56.23万元,同比增长178.76%;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8%,较上年同期下降2.5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22,634.28万元,较期初增长4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9,863.04万元,较期初增长2.55%。报告期内,受原材价格上涨,结算审计延迟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下降37.75%。公司通过集中采购、数字化管理(如BIM技术)压降成本;同时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实行单项目现金流管控措施,理性应对市场变化,将项目分为“战略、半战略”不同类型,按项目实现现金流管控,加强对已完工项目的管理,加快已完工项目的结算工作,推动客户的审计结算程序,加快客户回款进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同比增长178.76%。